目前,由于傳統停車場已經難以滿足市區機動車停車需求,合肥市因此將于年內新增11座立體停車場,其中一環內7座,二環內3座,另有1座位于大蜀山烈士陵園。目前,該方案仍在進一步論證中。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據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合肥市路內、外公共停車泊位共計僅約2.5萬個,由此可見,合肥市停車位供需差約3.9萬個,傳統的平面停車遠遠達不到市場對車位的需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停車場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合肥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為42.9萬輛(不含摩托車)。若按公共停車泊位按機動車保有量的15%計,市區公共停車需求約為6.4萬個泊位。
“行車難、停車難”催熱機械式停車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停車場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57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22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7872萬輛,增長20.4%,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行車難、停車難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的大難題。
按照國際城市建設經驗,停車泊位應達到機動車保有量的1.1至1.2倍,光北京市停車位缺口就在30%-35%。由于公共停車位不足,占用道路停車成為普遍現象,“行車難、停車難”造成的交通擁堵與混亂,正成為社會關注,百姓關心,政府亟需解決的焦點問題。
目前我國傳統停車場建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未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對城市空間利用率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傳統停車場建設因為占地空間大,投入成本高等特點而將逐漸被取代。據分析,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電梯塔式立體停車只需50平方米,可以達到每平方米停放一輛小車。從工程造價方面來比較,同樣以50個車位計算,傳統建設需約750萬元,立體停車建設造價僅400萬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