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大連長春路百盛后身的民政街停車點看到,在每個停車位中間,有一個黃色的長方形的凸起物,據停車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種新型的電子計時收費裝備—— 地磁停車傳感器。
近日,記者在大連長春路百盛后身的民政街停車點看到,在每個停車位中間,有一個黃色的長方形的凸起物,據停車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種新型的電子計時收費裝備——地磁停車傳感器。
“如果有車輛停在車位上,傳感器就會將信息通過信號感應裝置傳到停車管理中心的主監控平臺上,同時也傳到我們的POS機上。聽說采用后,我們現在用來計時的POS機也將統一更換成一種能夠直接拍下車牌號碼的POS機。接收到信息之后就開始計時了,我們再用POS機拍下車輛的車牌號碼,這樣車輛來去就省了人工計時、計費,都由電子設備來控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停車場路邊豎立著3個類似天線的裝置來接收、傳導傳感器的信息,據介紹,這3個感應裝置能夠覆蓋整個停車點的占地區域。
據悉,長春路百盛后身的民政街停車點,多個停車位的正中間路面上安裝了一種黃色的停車傳感器,停車點附近還豎立著三處信號感應裝置。記者從停車場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停車點將采用先進的地磁停車傳感裝置。新裝置采用后,只要有車輛停進停車位,傳感器就會自動把車輛信息傳送到感應裝置上,可以有效避免停車場收費新規試行之后目前所存在的部分車主逃費現象出現。
“民政街停車點一共有70個車位,大部分已經安裝了傳感器,還有一部分在等待埋設安裝。”據工作人員介紹。
傳感器可有效避免停車收費糾紛
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地磁傳感器的功能是相當強大的。當駕駛員把車輛停在車位上,地磁傳感器能自動感應車輛的到來并開始計時;待車輛要離開時,傳感器會自動把停車時間傳送到中繼站進行計費。因此,解決停車收費效率低下是地磁傳感器的優勢之一。
停車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不清楚具體什么時間開始采用這種新設備,但對于新變化很期待。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停車場新的收費標準試行后,計時收費在占道停車場的執行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停車場工作人員小譚告訴記者,在占道停車場采取計時收費有不小的難度。“我們停車點的收費標準是小車每半小時三元錢,個別車主去看一場電影、逛逛街,停了三個小時回來應該交18元左右的停車費。當看到我們在他車附近的時候他就不上車,專門等我們跑到另一邊去忙活的空當兒,他上車就走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實在是很頭疼,也沒有辦法。”小譚說,地磁停車傳感裝置開始使用后,個別車主的逃費問題可以有效地被解決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