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公路監控系統介紹
交通運輸是經濟建設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具有車速快、通行能力大、運輸成本低、經濟效益好、行車安全等特點,在我國始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現已成為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88年我國建成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實現我國高速公路事業從無到有,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預計2010年里程將達5.5萬公里。
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通過監控中心及時、準確、全面地收集前方道路信息,當發生交通異常時,實現快速定位、指揮調度相關部門及發起救援等。高速公路監控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收費站兩個部分。收費監控系統主要是對收費情況、通過車輛信息以及收費過程中的事件進行觀察、記錄和有效監督。監控系統主要是對高速公路干線、隧道等高速公路重點路段進行監視,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狀況。
高速公路監控系統為三級或四級架構,采用分級控制,由下至上級分別是收費站、路段監控分中心、監控中心及省監控中心,按照要求部分下級的圖像要上傳至上級監控中心,進行統一監控和管理。
2.高速公路監控系統建設
高速公路監控系統的建設面臨著遠距離、室外環境惡劣等困難,目前多數采取鋪設光纖網絡,使用光端機和硬盤錄像機。光纖遠距離傳輸具有信號穩定、性價比高、維護成本低的特點,前端的監控信息經過光端機轉換為光信號由收費站或監控點傳輸到監控分/總中心的硬盤錄像機內置硬盤上,實現有效的保存。
隨著以太網絡的全面建設、監控畫面高質量要求及監控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建設,網絡攝像機的應用成為必然的趨勢,高清IPC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沿線、立交、收費站等,其中收費車道、收費亭一般采用交通專用槍型攝像機,收費廣場多采用一體化球機。相對于模擬攝像機,它的優勢在于:
完成路段聯網的同時實現圖像聯網,錄像信息可傳輸到路段中心、分控中心、省中心,實現監控圖像的相互交換;
滿足更多部門訪問圖像的要求,不受地理位置局限,上下級訪問,跨城市訪問,省中心直接調度前端圖像等,隨時了解路況信息并做出及時的響應;
監控圖像通過網絡傳輸,不再需要考慮地理位置,只要保證足夠帶寬;
圖像按需傳輸,用戶可指定觀看的監控點圖像,網絡帶寬得到充分靈活的利用;
高清畫面清晰度高,滿足車牌識別等卡口系統的圖像抓拍要求。
3.監控系統的數據存儲
高速公路監控系統的數據存儲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公路全程監控錄像的保存,另外一個是收費站錄像信息、圖片信息等多種類型數據的保存。
3.1公路全程監控錄像的保存
公路全程監控錄像保存在硬盤錄像機內,伴隨著延長保存周期、高清攝像機的應用,硬盤錄像機模式逐步暴露不足:
硬盤錄像機容量有限,不易擴展,延長保存周期時,不能提供足夠的存儲空間;
硬盤錄像機硬盤非冗余模式工作,數據容易丟失;
硬盤順序工作,減少硬盤損耗,檢索與回放性能較差;
設備分布式放置,設備維護較為困難;
數據保存較為分散,不能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管理;
分布式存儲形成信息孤島,不能實現互通互聯;
網絡攝像機的大量應用,數據存儲亟待解決。
搭建IPSAN網絡存儲架構,采用專業數據存儲的磁盤陣列,改變數據存儲方式,可解決硬盤錄像機上述不足。IPSAN存儲系統可應用于路段中心、監控分中心、監控中心,集中存儲前端錄像信息,通過監控中心實現圖像的實時預覽、歷史圖像回放。
根據存儲系統的部署可分為分布式集中存儲和集中式存儲。分布式集中存儲模式主要應用于多級監控系統,每一級監控中心保存所管轄區域的監控錄像,上級監控中心可調取下級監控中心圖像。集中式存儲模式是將所有的監控圖像經過網絡集中存放在監控中心的存儲設備內,真正實現了數據的集中保存和管理。無論是哪種存儲模式都是建立的網絡存儲區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