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消息,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上,中國聯通依托網絡、平臺及運營能力優勢集中展示了多項創新業務,其中車載信息服務也是其中亮點之一。截至目前,其視頻監控應用已經覆蓋上千萬輛車。
搜狐IT在中國聯通展臺看到,豪華的寶馬、福特智能車引來的觀眾的圍觀咨詢。此前,在寧波的智博會上,中國聯通的演示的3G智能車,曾引發對車聯網產業前景的討論。
據介紹,傳統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難以緩解交通需求與交通設施供給的尖銳矛盾。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智慧交通”亦是中聯通持續發力的一大方向。
中聯通分別從運輸方式、運輸車輛等方面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和深入的嘗試,并配合交通部門積極打造智能交通系統(ITS),在信號燈控制、交通疏導系統、ETC系統全國聯網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截至目前,其視頻監控應用已經覆蓋上千萬輛車。
在航空信息化方面,中國聯通已經與中國國航、南方航空、山東航空等航空公司推出了掌上訂票、移動值機等便民服務,并在呼叫中心、機載通信、地勤監控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在海運信息化方面,與海事局、救撈局等部門進行深入的合作,形成了船舶自動防碰撞系統等亮點應用;在河運信息化方面,與長江航運局合作開發了船載機車通信系統,便于船舶的指揮調度;在鐵路運輸信息化方面,為12306網站以及幾大專用路局提供了寬帶網絡支撐,并正與中鐵快運打造“全路局貨運電子商務項目”,將傳統貨運“站到站”模式革新為“門到門”模式,讓快運人員可以利用專用終端對訂單進行有效管理。此外,針對動車、高鐵的車載娛樂需求,中國聯通正與相關鐵道部門合作,在列車上建設車載基站以及多媒體系統,讓旅客在列車上能夠盡享上網沖浪等娛樂生活。
在公路運輸信息化方面,中國聯通的行業應用更為豐富,涵蓋了所有車輛。在公交車領域,它所開發的應用主要包括定位、調度、監控,目前已經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交車,完成十幾萬輛公交車視頻設備裝載,還在廣東、江西等地與一些公交運輸公司合作建設車載Wi-Fi,將公交車變成一個移動信息中心;在出租車領域,中國聯通除了定位、調度等應用外,還在陜西、山西等地推廣出租車后座信息屏,未來該信息屏上還可實現電子商務;而在危險性更高的長途客運、高速客運以及危險品運輸車輛(“兩客一危”)領域,中國聯通利用監控、定位以及智能調度控制等信息化手段全力保駕護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隨著電腦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汽車上,被稱之為車載信息服務(Telematics)的嶄新技術市場正在形成。早在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上,中國聯通就與上汽集團合作在國內率先推出“互聯網汽車”榮威350。如今,中國聯通已經與一汽、上汽、長安、奇瑞、比亞迪、蘇州金龍、東風裕隆、三一重工等10多國內知名整車生產集團,以及華為、德國大陸集團等核心技術、設備提供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硬件設計、軟件開發、平臺建設、系統集成、服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為車主提供安全、豐富、便捷、高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綜合信息服務。
其中,中國聯通傾力打造的寶馬“互聯駕駛(ConnectedDrive)”項目更是引領車載信息服務產業。2010年11月中國聯通成功承接了寶馬汽車信息化項目“互聯駕駛”。中國聯通一方面為寶馬公司提供基礎的高速移動互聯網通信服務(MNO);另一方面,整合自身信息服務能力和寶馬的其他供應商的專業能力,共同提供車載信息服務平臺系統集成(TSP)、呼叫中心(CallCenter)和信息內容服務(Content)等在內的整合的汽車信息化服務。這是我國運營商第一次以整體服務提供商的角色參與車廠前裝車載信息服務項目。
2013年初上海聯通還發布了面向公眾的“一鍵導航”產品,將聯通高速移動互聯網、呼叫中心、云坐席、net取號與高德導航產品結合,打造一鍵服務、自動注冊的服務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