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號燈根據路口車流量自動調整,"違法使用車輛號牌"行為被自動抓拍,路面擁堵、交通管制、道路限行等信息隨時發布……這種"智能交通"模式即將走進廊坊市民的生活。
記者從廊坊市交警支隊了解到,處于全省領先水平的廊坊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將于"五一"前投入使用,以科學的方法實現道路通行能力的最大化。
當前,交通需求與道路資源供給緊張、路網結構不甚合理、警力不足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廊坊城市建設加快發展特別是交通暢通的瓶頸。為此,該市以建設智能交通管控系統為突破口,探索有效破解交通擁堵難題的途徑。
"建設智慧城市是突破城市發展瓶頸的智慧選擇,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將引領城市通向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廊坊市委書記趙世洪如是說。
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包括122交通事故接處警、交通信號控制、交通流采集與誘導信息發布、交通電視監視、交通違法行為監測、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警用GPS定位、通信等八大系統,是利用視頻監控、微波采集、信號控制、交通誘導等交通控制技術,集接警、指揮、勤務管理、路面監控、信息查詢為一體的道路交通指揮系統和監控管理網絡。
記者在廊坊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看到,墻壁上一個巨大的液晶顯示屏被分割成12小塊,上面清晰地顯示了市區各主要路口、路段的交通運行狀況。通過關鍵路段、路口的微波和視頻采集,路面車速、流量等數據經處理后將變成紅、黃、綠三種信號,分別表示阻塞、擁擠和暢通,發布到市區8塊交通誘導屏上,司機可擇路行走。
"使用智能系統控制后,紅綠燈時間可以自動適應車流量了!"交警王立明告訴記者,智能交通管控系統最大的特點是紅綠燈顯示時間完全是動態的。根據道路車流量進行數據處理,然后調整合理的配時,以適應路口不同的情況。
當交通事故發生時,110接到報警電話后,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幾乎與110同時得到警情。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對發生事故的機動車和駕駛人進行綜合查詢,將結果提供給交通指揮和事故處置人員。
同時,智能交通管控系統還能通過車載終端上傳的GPS定位信息快速調度附近的警力,并能掌握警力何時到達現場、何時處置完畢。
廊坊市交警支隊交通秩序科科長蔣文杰說,智能交通管控系統的作用主要是緩解交通壓力,及時處理事故,對警方辦案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一些被盜搶車輛的號牌號碼輸入系統后,車輛通行數據如精確到毫秒的時間、地點、車速、車型等就能第一時間傳輸到指揮中心,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