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南京宣布將打造包括環紫金山專用道、環玄武湖專用道、主城通往仙林大學城專用道、主城通往江寧大學城專用道和主城通往江浦(浦口)大學城專用道等5條自行車專用道,爭取成為繼哥本哈根、墨爾本之后的第三座由國際自行車聯盟命名的“自行車城市”。
自行車專用道是普及自行車交通的基礎,國外尤其是北歐的一些國家,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重視自行車交通的發展,在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方面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1、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國際自行車聯盟命名的“自行車城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哥本哈根就開始修建自行車專用道,是歐洲修建自行車專用通道最早的國家之一。哥本哈根擁有長達51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因為哥本哈根道路建設法規規定,城市中主要道路一定要開辟自行車專用道。
哥本哈根的自行車道有兩大類:一類是獨立設置的;一類與車行道伴行。伴行的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區別高度的車行道、自行車道、人行道從高度上各自分開,保證了相對獨立,交通互相干擾很小;一種是在車行道平面上涂上彩色,以示區分。
哥本哈根建設自行車專用道的順序原則:第一,在還沒有自行車行駛空間的地方,盡可能設置既快又省錢的自行車線;第二,在受空間制約的地方,盡可能快地建設自行車道;第三,在缺少自行車道的地區,優先建設聯絡線與自行車車道網相連;第四,在相同條件下,自行車交通量大的地區優先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另外,哥本哈根很重視自行車道的維護與清潔,保證自行車出行的舒適性。
2、荷蘭
荷蘭是享譽全球的自行車王國,其實施自行車專用道的經驗有:自行車、行人、汽車各行其道;無論是在路段上還是在交叉口處,自行車專用道標志顯著;交通規劃嚴格嚴密,違者重罰;立法確保騎車者的安全;無論是城市內還是城市間都形成了快速網絡;自行車專用道兩旁相關服務設施完善。
3、墨爾本
另一座國際自行車聯盟命名的“自行車城市”墨爾本在2009年就計劃6年內花費1800萬元為自行車通勤者修建特別通道,其中市中心的道路將被列為優先考慮。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