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將大規模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目前已完成城區100個公用快充網點選址,近期將陸續啟動建設;今年將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布局建設,覆蓋中心城區和近郊。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辦公室25日在北京市科委召開“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媒體見面會”。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小客車充電設施主要分為自用(個人或單位)和公用兩大類。北京市將于近期發布管理細則,進一步明確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的充電條件確認、技術規范、電價、設施建設和用電報裝流程。
據悉,自用充電設施將按“一車一樁”“樁隨車走”原則,由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或其委托機構(4s店)負責“全過程組織管理”,包括組織使用者進行充電條件確認、設施建設等,并納入其售后服務體系;流程上,要求從用戶報裝到驗收接電全過程在22個工作日內完成。
為進一步緩解新能源汽車使用者“里程焦慮”問題,北京將在中心城區打造服務半徑平均為5公里的充電圈,逐步建成公用領域充電設施網絡服務體系。與自用充電樁主要采取交流慢充不同,公用充電樁主要采用直流快充模式,半小時充電就能支撐普通新能源汽車續航100公里。
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用充電樁建設初期重點覆蓋新能源汽車4s店、電網售電窗口、高校、科技園區、大型停車場和高速路服務區等場所,同時在居民區、商業中心、寫字樓群、具備條件的加油站以及景區景點等地展開試點。
本次會議還透露,由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制定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審核備案管理細則》已于2月11日發布。目前,比亞迪、北汽、長安、上汽、江淮和華晨寶馬等6家企業共8款車型申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