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新發地、十里河、大紅門、木樨園等中心城小商品批發市場周邊秩序,地鐵6號線二期、7號線、14號線東段、15號線二期西段共62公里線路建成通車,3月5日,北京市交通排堵保暢第十一階段(2014年)工作方案發布,通過一系列加減法進一步疏解交通,要求2014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8%,中心城路網交通指數要控制在5.5左右。
加法
1新增62公里地鐵、2處交通樞紐
根據方案,今年將實現地鐵6號線二期、7號線、14號線東段(金臺路-善各莊)、15號線二期西段(清華東路-望京西)共62公里線路建成通車,并推進地鐵17號線、S1線開工。
公路方面,建設國道110二期,建成京良路、萬壽路南延等道路項目,推進首都大外環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建設,做好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場周邊道路整治。
開工建設蘋果園、北苑北2處綜合交通樞紐,鼓勵各區政府及有關單位建設公交場站,新建未來科技城、小營等9處公交場站,改造天宮院、德勝門等公交場站共6處。
加法
2新開20條微循環
今年5月將在京開高速公路及西南三環等路段施劃公交專用道,6月研究編制北京市公交專用道施劃地方標準,完善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快速公交走廊。
新開20條微循環線路、新開20條定制班車線路,優化調整20條公交線路,改善100處公交站臺的候車換乘環境。建設、暢通城市微循環道路100公里以上,完成安貞橋、航天橋公交立體換乘改造。
研究編制北京市公交專用道施劃地方標準,在京開高速公路及西南三環等路段施劃公交專用道。完善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快速公交走廊。
加法
3紫竹院路設置潮汐車道
增設潮汐車道,盡早實施對紫竹院路設置潮汐車道的評估論證和方案設計,并研究在其他道路設置潮汐車道的可行性。
機動車區域限行措施將進一步完善,并研究城市低排放區車輛使用政策,以經濟手段調控小客車使用強度。通過電子車牌對機動車實施精細化管理,為治理空氣污染和緩解交通擁堵提供技術支撐。加強對社會車輛占用公交專用道和應急車道等行為的治理,完善外埠進京車輛管理措施。
減法
1嚴控中心城新建商品房
方案要求嚴格控制中心城新建商品住宅、大型公共建筑和新增規模;嚴格限制醫療、學校、行政辦公、商業等大型服務設施的新建和擴建;不再新規劃建設產業功能區,擴建原有產業功能區必須同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能力相匹配。
同時今年將啟動對新發地、十里河、大紅門、木樨園等中心城小商品批發市場周邊綜合整治工作,推動動物園小商品批發市場外遷,緩解小商品批發市場周邊的交通擁堵。
減法
2占道停車實施特許經營
方案要求貫徹落實《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要率先實施占道停車特許經營和電子收費,年內完成城六區占道停車位以及東城區、西城區全部車位“一位一編號”工作,順義區也要實施“一車一位一編號”的試點工作。
二環路以內占道停車經營要加強管理,創建40條規范經營示范路段,完成30個以上居住區的停車自治,建設市、區兩級停車管理中心和停車管理數據庫,對私設地樁地鎖行為開展常態化執法,堅決取締違法違規停車場。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