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是不停車收費系統簡稱,發達國家早已普及。推行ETC電子標簽有助于緩解收費站站區擁堵,降低高速公路管理的人工成本,而且由于車輛可以不停車通行,減少了車輛起步、剎車的頻率,不僅能降低車輛磨損和油耗,還可以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可實現節能減排,有利環境保護。
開通ETC本來是加快高速路收費站的通過速度,這是一件大好事。現在北京市各高速都開通了ETC專用通道多年了,奇怪的是安裝此設備的司機卻不多。以機場高速收費站為例,雖然設有ETC專用通道,但更多的車輛寧可排隊緩慢交費通過也不愿意買卡變成ETC專有用戶。
分析:安裝貴、充值難,ETC普及難
筆者是個有多年駕齡的司機,眼看著在北京擁堵已逐步從市區道路擴大到高速公路收費站,而且在高峰時段擁堵趨于常態化,這樣下去怎么得了?全市有400多萬輛機動車,周末去郊區游玩走高速路的車輛不在少數。但從少得可憐的ETC通道看,北京ETC用戶怕只占極少數。如果安裝的用戶多了,可以將更多的車道變為ETC,那樣通行效率會大大提高。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礙了ETC的普及呢?
筆者從周圍的朋友著手調查,筆者調查的30位開車朋友中,只有2位自費安裝了ETC系統的電子標簽。其余的車主雖認可安裝ETC專用車道電子標簽,但認為近300元(有銀行200元)的價格太貴。再者,對于不需要每天都跑高速的人,用卡通行9.8折的優惠不吸引人。即使安裝了設備,今后充值還要去專有點或者銀行并不方便。而且設備只能在京津翼一帶高速路收費站聯網使用,走出了這一地區,還要實行收費站現金交費。
不難理解,ETC用戶數量與ETC系統的效用是成正比的,用戶數量越多,能快速通過收費道口的車輛就越多,排隊的車輛就越少,道路就越通暢。對于日均流量如此大的首都高速公路網絡來說,只有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以上時才能真正發揮ETC系統的作用。
建議:增加財政支持,推廣ETC使用
為此筆者建議,面對首都交通擁堵的狀態,由市政府組織專項調研并論證——能否用市財政,免費為北京牌照轎車安裝ETC電子標簽卡(每卡單價300元左右),這樣許多車主就會去充值,變成ETC客戶,各個收費站自然就多開ETC專用道,加快通過收費站速度,逐步改善常態化擁堵。
具體操作可考慮先郊區后城區,分批、分區域逐步為在京居住(交稅)五年以上車主(京牌車車主)免費安裝電子標簽,并逐步完善充值的不便。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ETC用戶數量,在首都北京率先解決高速路擁堵問題。
由市政府買單造福于首都人民和來京辦事的人和車輛,進一步提升市政府為民服務形象;也提升首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一舉三得,請予考慮。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