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滿載乘客的BRT快速公交車從站臺出發,一路暢通無阻,靠近交叉路口時,交通信號燈自動提前由紅變綠,快速公交車優先通過路口。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興智能交通(無錫)有限公司的“智能交通物聯網展示沙盤”上,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交叉路口上游的傳感裝置“感知”到駛來的快速公交車時,將這一信息“傳遞”給路口的信號控制機,信號控制機根據預先設置的配時方案“智能化”地將交通信號燈的紅燈相位減少、綠燈相位增加。這樣,在公交車即將到達路口時,信號燈便自動調整為綠燈,從而達到公交優先,實現快速公交流量的最大化。此外,該智能BRT系統還包含了GPS定位及調度、車輛報站、車內監控、電子站牌信息服務等功能。據了解,目前該技術,已經從2010年開始成功運用到包含江蘇鹽城三條道路在內的BRT線路上。
在演示沙盤上,除了智能公交系統之外,還有高清電子警察、高清智能卡口、交通誘導服務等系統。在一旁的LED大屏幕上,“高清電子警察”正在對城市各十字路口違反交通規則的車輛進行“自動執法”。和一般的系統只記錄車輛越過停止線時的瞬間影像不同,公司自主研發的平臺軟件對車輛在十字路口的行駛軌跡進行自動算法判斷,對企圖躲避紅燈而改變行駛方向等違規行為進行精準記錄。
開放式停車場收費服務系統、交通誘導系統、智能車輛監控調度系統、交通車輛違法抓拍系統……這些看似復雜深奧的技術系統,通過“智能交通云信息服務平臺”模擬演示便清晰明了它們既悄然改變著百姓日常生活,又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中興智能交通總裁助理李翔介紹,該公司成立12年以來,面向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公共交通、鐵路交通等交通領域,為用戶提供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系統解決方案及智能交通云信息服務,是中國第一批從事智能交通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有著一支近百人的研發隊伍,擁有科技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軟件產品登記等知識產權幾十項;聯合物聯網上下游的產、學、研近50家單位,組建成立了“無錫市智能交通產業聯盟”,通過建立信息化資源高度共享的項目、技術、金融三大聯合平臺,形成地方產業鏈的集聚優勢,實現產業鏈各機構協同合作,自成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承接了700多個項目。
“借助‘兩化融合’的東風,市場拓展了、行業發展了,公司的發展空間也就更大了。”中興智能交通總裁劉海峰告訴記者,城市道路資源的不可擴展以及車輛越來越多的現狀,已經嚴重制約了城市交通的發展,交通信息服務因此成為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熱點。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利用綜合交通信息平臺進行多種運輸方式間的有效協同,已經成為綜合信息數據處理與集成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智能交通云信息服務平臺既可為交通管理部門指揮調度提供決策依據,又可為各類交通參與者提供準確、實時的交通信息服務,達到任意人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通過任意通訊終端即可獲取任意交通信息的無邊界交通信息服務水平。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