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了《河南省交通運輸信息化重大工程推進方案》,全力推進近期的信息化建設“六大工程”。
據悉,相關部門結合河南省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基礎條件,根據各項工程的需要,建立六個工作推進組。各工作推進組根據工程建設內容和要求,細化建設內容和階段性目標,確定工程組織管理模式,有效推進各項目實施。廳建立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加強協調和技術支持,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確保到2013年底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河南省交通運輸信息資源整合與服務工程
通過深入調研全省交通運輸數據采集、分布和應用狀況,初步建成省級交通數據中心和各市級數據中心,搭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數據整合與交換平臺,初步搭建全省統一的GIS平臺、GPS平臺和行業綜合運行分析系統。通過整合基礎數據和業務系統資源,實現公路基礎屬性信息、空間數據的綜合查詢,基本建成全省交通運輸的一個中心、兩個平臺和三大系統。其中到2013年底要完成6個省轄市的資源整合工作。
“城市智能交通”試點工程
該工程針對城市交通以客運為主、分時段擁堵、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匯聚等特點,河南省“城市智能交通”建設重點是:開展城市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試點工程建設,在省轄市級城市推廣應用。開展城市公交與軌道交通智能調度與管理、動態停車誘導智能化系統、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試點工程建設。此外,選擇鄭州、新鄉作為示范城市先行建設,在2013年底前完成試點工作。待建設完成后,分兩批推廣至全省18個省轄市。
全省公路水路安全暢通和應急處置系統建設工程
本工程主要包括路網管理與應急處置系統、道路運輸運行管理與應急處置系統、水路運輸運行管理與應急處置系統、水上交通安全運行管理與搜救指揮系統的建設,在以上四個系統的基礎上搭建河南省公路水路安全監管與應急指揮系統,并與交通運輸部建設的全國公路水路安全監管與應急指揮系統相連通,實現突發事件信息接報、安全生產和應急信息統計和查詢、安全生產和應急綜合分析、安全生產和應急預測預警、安全信息服務等功能。此外,河南省作為全國第一批建設省份,按要求2012年完成前期工作,2013年正式建設。“十二五”期間,暫建設省級平臺。
“智能高速公路”建設工程
通過建設完善以聯網收費、路政為代表的智能高速公路執行系統,以數據采集、信息發布為核心的智能高速公路管理綜合信息系統,以應急指揮、統一調度為主要內容的智能高速公路管理指揮平臺等三大系統,實現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從簡單、靜態管理到智能、動態管理的轉變。本工程根據各高速路段交通量大小,分批試點推廣。2013年底前先行選擇試點路段建設,通過使用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完善,在“十二五”期間推廣至全省通車高速公路。
全省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系統工程
建成省、市兩級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系統。包括交通運輸統計分析監測和投資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和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分析監測預警和決策分析系統。通過開展對重點物資運輸、基礎設施運行、固定資產投資、生產安全、運輸市場、行業能耗等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狀態的監測、預警和綜合分析,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適時調整行業發展政策,面向社會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發揮導向性作用。此外,河南的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系統覆蓋省廳和18個省轄市,2012-2013年先行建設省級系統,再分批在省轄市中試點、推廣。
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工程
本工程以“八掛來網”為基礎,以政企聯合的方式,根據市場需求,繼續發展綜合信息服務、數據交換、物流業務交易支持、信用管理、貨物跟蹤、行業應用托管服務等功能,通過對物流公共數據的采集、處理和交換為企業和行業的物流信息化提供支撐,為政府的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