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汽車市場的火爆勢頭,浙江嘉興市區日均賣出汽車少說也有130輛,試想一下,如果把一年銷售的汽車沿著馬路一字排開,那將是什么情況?即使每輛汽車按4米長計算,一年市區銷售的汽車總長度至少達190千米,而目前市區城市道路總長也只有620多千米。
在日前舉行的“智慧浙江”宣講科普報告會上,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戰略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冬梅打趣地說,過去幾年,嘉興市區汽車數量增長迅猛,每百人汽車擁有量高達17.68輛,超過了上海、香港,無疑給城市交通帶來諸多煩惱。這就需要目前政府正在推進建設的“智慧交通”來解決。
嘉興市區每百人汽車擁有量超過17輛
對于嘉興的出行便捷度,大家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打的難、等公交車急人,沒私家車出門很不方便。而開私家車的,在上下班高峰的熱點路段上,車速每小時只有十幾公里。
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市區汽車保有量達14.9萬輛,同比增長23.6%。而目前市區戶籍人口僅84.28萬,據此計算,市區每百人汽車擁有量超過17輛,即使按常住人口120.4萬計算,市區每百人汽車擁有量也高達12.37輛,在全國名列前茅。據了解,早在2010年,嘉興市區每百人汽車擁有量就已超過了上海、香港等城市。
雖然汽車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市區道路設施增加卻有限,這也是市民普遍感到市區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11年市區城市道路長度僅同比增長13%,而道路面積增長更慢,只有8.5%。
根據《2011年嘉興城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未來三年,市區機動車保有量將呈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15年,市區機動車保有量將在2011年底31.53萬輛的基礎上增長到52萬輛,屆時,交通擁堵或停車難的問題會更加突出。顯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是未來幾年交通建設工作的重心。
緩解交通擁堵看“智慧交通”發力
實際上,“智慧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以信息的收集、處理、發布、交換、分析、利用為主線,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多樣性的服務。
據劉冬梅介紹,嘉興“智慧交通”系統由眾多的子系統組成,其中,公眾出行信息系統、停車誘導信息系統、行車誘導信息系統、交通事故報警與處理系統、公路出行信息與誘導信息系統、路況監控系統、公共自行車智能調配系統、不停車收費系統ETC等,與市民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
比如公眾出行信息系統,包括電子站牌:顯示來往公交車輛信息、離站距離、預計到站時間等;掌上公交:用手機發送短信,就可知要乘坐的公交車的實時信息、通行線路的交通情況等;信息查詢:通過網絡,就能查詢氣象、交通限制、車流量、路況、換乘信息、服務設施、班次、票務等信息。
公路出行信息和誘導系統,則向在途車輛提供道路線形顯示、主動引導、盲點黑點提示等霧天行車引導功能;停車誘導信息系統更能方便市民出行,以后在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市區主要道路、購物中心等公共或者臨時停車場都將設置停車誘導信息系統;而行車誘導信息系統在市區一些交通干道也將設置,便于提示司機哪條路上車少人稀,以分流車輛,緩解道路通行壓力,提高交通運行效率。
市科協有關人士表示,“智慧交通”建設不僅能促進交通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能緩解交通擁堵,節省公眾出行時間,提高公眾出行滿意度,降低機動車尾氣污染,也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更能提升政府的行業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
計劃投資6億元回報將會很高
據介紹,未來幾年,嘉興“智慧交通”系統將以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核心,突出嘉興地域特征的需求,綜合道路、水路、港口、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圍繞交通運輸惠民便民、服務經濟兩大主題,在公眾信息服務、物流服務、行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形成效用明顯、使用范圍廣的應用系統,初步建成覆蓋嘉興市主要道路、水路、港口、樞紐及關鍵交通基礎設施等地點和區域的交通信息采集網絡,實現對全市交通運行狀態的全面監控、道路交通運行的綜合調控以及面向出行者的全程交通信息服務,促進交通管理一體化,提升城市整體交通運行效率和指揮能力。
劉冬梅表示,嘉興“智慧交通”系統建設需要投入資金6億元左右,但投入回報很高,優于單純的道路基礎設施投資。
根據規劃,到2014年,嘉興“智慧交通”建設的計劃投資總額約為6.15億元,除了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集智能調度、視頻監控、定位管理、運營分析等應用服務于一體的“智慧交通”應用以及交通領域各行業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交換,也將加快推進數字道路、數字航道的建設,建立綜合交通指揮調度和應急指揮系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