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候車諸多不便
打造“智慧城市”要著眼民生細節,上海科學院研究人員將目光聚焦到街頭公交候車亭。他們調研發現,上海的公交候車點分港灣式站亭和立桿式站兩種。港灣式站亭相對先進,不僅遮風避雨,有長凳可供休息,還接入了電源并加載LED顯示屏,日后可接收各種智能化的公交信息;立桿式站公交站點則相對簡單:四五米高的黑色立柱上掛著公交站點告知牌,連基本的電源都很難接入。
新站牌蘊含高科技
為此,研究人員開始著手嘗試為立桿式站點“量身定做”一套節能型公交電子站牌系統:先給站點的立桿加裝一頂坡式“太陽帽”,采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和蓄電池相結合的方式,徹底解決電子化站牌的供電問題;有了電,傳統面板式的公交站牌,就升級為電子顯示屏,而每一處站點前有一個可閃爍的小圓點——隨時提示車輛到達信息。
更強大的變化還在其“內心”:站點立桿不再是“鐵心一塊”,加入低功耗嵌入式系統——添加了智能化控制核心以及基于云服務的平臺監控系統,實時定位公交線路并采集數據;同時,結合北斗/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傳感器等技術,通過光纖傳輸、GPRS無線傳輸等多種通訊方式,準確顯示公交在運車輛的實時位置信息,自動測算到達前方各公交站點的距離和站數,并將計算結果實時發布到公交電子站牌,為候車乘客提供車輛到站預報——立桿上的高亮度LED發光電子站牌,實時發布最近的兩輛公交車所在站點。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