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先導,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基礎,體現著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
近年來,西安市委、市政府著眼長遠發展,不斷加快路網建設,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增強大西安輻射力,確保緩堵保暢、惠及城鄉群眾的各項民生工程穩步推進。隨著西咸北環線、西臨高速改擴建等一批重點交通樞紐項目的開工建設,大力優化城市公交線路,換乘方式有序連接,緩堵保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推進交通樞紐建設
西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年內開工
大力實施“公交都市”建設,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通過合理調控和科學引導交通需求,積極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圍繞“公交都市”建設創建目標和要求,以構建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目標,以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為基礎,以優化調整公交線網布局為手段,全面推進全國一流交通樞紐建設。
結合自身公共交通發展現狀,我市制定了《西安市創建國家“公交都市”五年建設目標》,涉及16類34項創建任務。
預計到2017年,我市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從2010年的37.6%提高到50%;公交線網比率從2010年的49%提高到60%;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以內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現500米以內乘車、5分鐘以內換乘;旅游景點公交覆蓋率達到旅游景點全覆蓋。
為緩解中軸線交通壓力,今年我市調整了7條途經南北中軸線的公交線路,引導市民乘坐地鐵、換乘公交,滿足便捷出行需求。及時開通165路等微型公交線路,解決我市背街小巷、非主干道、人口密集的街道、學校、市場等與地鐵站的對接,構建市民出行“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交通架構。
配合南門及環城南路改造,交通部門對南門地區8條公交始發站及途經線路配車進行調整,確保南門附近道路暢通。加快推進地鐵1、3、4、5號與沿線公交接駁、重疊線路、慢行公交等同步實施力度,努力實現地面交通與軌道交通的“零換乘”和“無縫接駁”。截至6月底,累計新開、調整公交線路16條,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繼城南客運站順利搬遷后,今年9月紡織城客運站將投用。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占地15公頃、投資38億元的西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將在年內開工建設,工期5年。目前城西客運站外遷選址初定在三橋鎮后圍寨村,西寶高速出入口附近。新站選址,與現有城西客運站、紡織城客運站均位于地鐵1號線沿線,建成后可減少遷站后地面交通壓力。
大力推進公交樞紐站建設。目前南三環橋下公交樞紐站正在辦理園林綠化施工圖審核;紅旗西路公交樞紐站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招標;城南客運站公交樞紐站用土預審已通過;高新開發區已交付市公交公司兩個公交樞紐充電站;曲江新區擬建約58畝的公交停車保養場。隨上述新站場樞紐陸續建成投用,我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將得到明顯提升。
城南客運站將建
地下通道銜接地鐵
5年內,我們計劃投資10億元,對現有城南客運站周邊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讓車輛運行更加順暢,讓旅客出行更加方便。昨日迪普集團董事長夏建輝透露說,目前有關方案已經上報政府,正在等待審批。
“因為人流、車流聚集,有客運站的地方交通秩序相對較差。”夏建輝說,從過去的明德門客運站到新城南客運站,遷址之后,新站每日進出3200多輛大客車、1萬多名旅客給南三環和朱雀大街十字帶來嚴重的交通壓力。為改善這一狀況,在城南客運站二期建設規劃中,他們計劃將出租車和公交車全部引入到車站里面,以減輕公交、出租對站外路面帶來的壓力。下車之后,旅客無需步行即可乘坐自動扶梯或直梯直接進入售票大廳,方便旅客的同時,也減少了旅客在站外滯留給路面帶來的交通壓力。
針對車站周邊每日進出的3200多輛大客車,對朱雀路、長安路、丈八路以及東儀路交通帶來的壓力,夏建輝表示在城南客運站二期方案中,他們擬從繞城高速上直接修建兩條匝道,讓進出車站的大客車直接從新修連接繞城的匝道進出城南客運站,通過減少大客車對城市道路的占用,緩解車站及周邊道路面臨的交通壓力。“結合遠期規劃,未來城南客運站60%的旅客都將通過地鐵集散。”為方便旅客在長途客運和地鐵之間換乘,城南客運站二期計劃從地鐵二號線三爻村站修一條地下通道至城南客運站,讓進出站的旅客不用出地面,即可和地鐵實現方便換乘。與此同時,城南客運站二期計劃在地下建5000多個社會停車場,以方便和滿足周邊群眾或旅客的停車需求,通過減少路邊停車對道路資源的占用,為城市節約更多的道路資源。
城東交通樞紐中心下月投用
集地鐵公交出租城際列車及長途客運五位一體
“目前客運大樓的內部設備安裝、管道敷設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室內外裝修作業。”昨日記者獲悉,集地鐵、公交、出租、城際列車以及長途客運五位一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西安城東交通樞紐中心下月起將投入運營。
方便旅客快速完成換乘
“新建成的西安城東交通樞紐中心位于紡渭路、紡北路十字東北角,占地172畝。經過3年多建設,計劃實現與地鐵1號線同步運營。”即將投用的紡織城客運站站長程從軍介紹說,屆時城東客運站將整體搬遷至紡織城客運站。線路將主要覆蓋渭南以及富平、蒲城、白水、澄城、大荔、韓城等渭北地區。設計每日發車1400班,客流量約3萬人次,最高周轉旅客10萬人次。
據了解,主體客運大樓分為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內部將由21部電梯連接??瓦\大樓站前廣場設有城市公交始發站、出租車臨時??奎c、地鐵出入口??瓦\大樓后邊是一字排列的48個發車位。
廣場地下一層為地鐵一號線、六號線及西臨軌道交通線的始發換乘大廳,地下二層是社會車輛、出租車和租賃車停車區,并專設出租車下客、待客區與客運站售票候車廳相通。借助電梯,走下地鐵列車的旅客無需出站,即可步入客運售票大廳,享受購票、上車一條龍服務。走下長途客車的旅客不用出站,即可隨意選擇公交、出租或地鐵進城。
售票窗口將增至36個
步入地下一層的客運大廳,記者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忙碌著搶趕工期。在客運大廳中央位置,程從軍描述說,這里將設一個橢圓形的服務臺,為旅客提供導乘、問詢、失物招領等服務。大廳內將設巨型的全彩大屏幕,顯示客運班車班次、路線、票價、路況、天氣等信息。
36個售票窗口位于大廳東西兩側,比現在的城東客運站多了24個售票窗口。除了人工售票窗口。在地鐵一號線出入口附近還有10臺自動售票機,地鐵旅客無需去窗口排隊,就可以嘗試自助購票的樂趣。新樞紐東臨西藍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公路香王入口均不足一公里,北距西臨高速公路約兩公里,向西緊連東三環,車輛出入不占用城市道路,直接進入快速路網不會給城市道路帶來交通壓力。與此同時,隨城東客運站整體搬遷,長樂路周邊的交通壓力將得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