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交通信息化的建設三部曲
杭州交通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總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十年起步階段。在這一時期,我們開始引進并使用計算機,進行排版、打字、存儲、計算、傳輸、統計等等工作,信息化的概念剛開始萌芽。
第二個階段是2000年之后十年左右的初級階段,建成了以辦公自動化系統為代表的一大批應用軟件,交通信息化系統涵蓋了交通建設、交通管理、隊伍建設、廉政建設等各個方面。在這個階段,杭州交通信息化的組織機構、制度規范、基礎網絡等基本形成。
第三個階段是從十二五開始至今的轉型發展階段,信息化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業務需求日益旺盛,信息化與業務的結合也更加緊密,發展方式由原來的分散建設轉變為頂層設計、有序建設,工作重點轉向信息資源整合共享,交通信息化逐步回歸"立足于交通行業,服務于社會大眾"的建設本質。在轉型過程中,杭州交通信息化緊扣"深化服務"這一核心主旨,以"更加注重開放服務、更加注重統籌集約、更加注重管理效能"為方向,通過轉變職能、優化流程、創新服務以及跨部門、跨地區間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達到服務公眾出行、服務行業管理和服務領導決策的轉型目標。
二、打好服務基礎,構建交通信息資源云平臺
做好周到、便捷的交通服務,需要豐富的交通信息資源作為基礎支撐。為了進一步整合分散在各個交通管理部門的信息資源,我們正在著手搭建交通信息資源云平臺。這也意味著,杭州交通即將跨入"云時代"。
交通云平臺通過整合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交通各類信息資源,連接各交通信息"孤島",逐步構建涵蓋城市公共交通、城際客運、鐵路客運、民航客運、水路客運、旅游客運、貨運物流、城市道路狀況、公路運行狀況等與公眾出行和交通管理相關信息資源的綜合交通數據信息樞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交通信息分析與挖掘處理、交通信息交換與共享、綜合交通協同管理、交通輔助決策支持及綜合交通信息服務等功能。
杭州交通信息資源云平臺的總體設計遵循多層架構,整個平臺分為五層,即基礎層、交換層、數據層、中間層和應用層。(如圖1所示)
圖1 杭州交通信息資源云平臺總體架構
其中最底層是基礎層,主要包括存儲、通信網絡、主機設備等硬件基礎設施,基礎層資源由政務云統一提供;第二層是交換層,包括數據交換平臺,實現交通各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交換功能;第三層是數據層,主要是指綜合交通數據中心,用于各類交通數據的存儲與管理;第四層是中間件層,包括交通地理信息平臺、報表、建模、搜索引擎等技術支撐中間件;最高層是應用層,即輔助決策、綜合管理、出行服務、仿真評估四大系統。
杭州交通信息資源云平臺可以概括為"1+3+4"工程。其中,"1"是指一個中心,即綜合交通數據中心的建設;"3"是指三大平臺,即通信網絡平臺、數據交換平臺、T-GIS平臺的建設;"4"是指輔助決策、綜合管理、出行服務、仿真評估四大應用系統的建設。
綜合交通數據中心是整個交通云平臺的核心和基礎,是交通信息資源匯聚中心。綜合數據中心在對所匯集的各類交通數據信息進行融合、分類、存儲和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交通信息資源共享數據庫系統,并搭建數據分析模型,滿足為輔助決策、交通管理、仿真評估和出行服務提供基礎信息的需要。
三、提升服務能力,打造交通信息指揮中心
杭州市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是對全市各類交通信息資源進行統一存儲、統一管理、統一發布,并在更高層面對常態及應急狀態下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運行進行指揮調度的中樞機構,更是交通行業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品質的有力保障。
根據當前杭州市交通管理體制,指揮中心整體采用兩級架構。即在交通局層面設立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而在公路、港航、車管等主要業務局分別設立分中心。
局級的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1、成為全市交通信息資源的匯聚點、處理點、展示點
通過全面整合全市各交通管理部門信息資源,為政府相關行政部門、交通管理部門、交通運營部門、交通企業等提供信息交換的通道,并為社會公眾提供交通信息共享信息。同時,在全面掌握我市交通運輸行業各項指標和道路交通發展動態的基礎上,及時把握交通行業存在的交通熱點和難點問題,著力開展全市綜合交通運行監測,形成《杭州市綜合交通運行月報》,全方位、多角度的動態監測杭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生產活動和運行態勢。
2、全市交通出行信息服務職能
通過服務熱線、網站系統、移動終端、電臺、報紙、電視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眾發布交通出行相關信息,為公眾提供智能化、多樣化、高品質的交通運輸服務。
3、行業監管職能
受理通過交通統一服務熱線以及交通信息網站等渠道對交通系統的相關投訴和建議,按照反映情況類型,移交相關責任單位,并對問題處置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此外,還將通過分析采集的視音頻、服務評價、行政執法(許可)辦理流程等相關信息,監控并記錄交通執法、服務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將具體情況報送相應的責任單位,同時對責任單位問題處置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和跟蹤。通過主動監管和被動監管兩種方式,進一步提升行業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4、日常安全監管及應急處置職能
作為杭州交通安全應急指揮中樞,在日常情況下,指揮中心主要進行交通運輸安全監測、協調指揮;在應急情況下,啟動應急預案,調用應急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和指揮。
5、輔助決策職能
通過對海量歷史和實時交通數據的準確分析及建模,輔助管理部門在交通流組織、路網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公交優先措施等方面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從而有效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業決策分析水平。
四、創新服務載體,開發"交通•杭州"手機應用軟件
2012年,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為更好的利用移動通訊技術向公眾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進一步整合杭州的交通出行相關信息資源,構建了涵蓋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車、軌道交通、水上巴士、出租車、長途客運、公路與城市道路、機動車維修、駕駛培訓等信息資源的綜合交通數據中心,建成了"交通杭州"公眾出行服務系統,并開發了同名的手機客戶端軟件(如圖2所示)和出租車移動揚招終端設備。
圖2"交通• 杭州"公眾出行服務系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