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4月19日,市區首批共7塊“交通誘導屏”正式啟用。從此,開車人可以根據屏幕上實時顯示的信息選擇通行道路,避開擁堵點。連日來,相信不少市民體會到了“誘導屏”帶來的便利,但絕大多數人也許都不知道,這一充滿創意的新設備,正是在本報聯合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推出的“邀您把脈支招,共建和諧交通”有獎創意社會征集活動中,一位熱心的上海市民向警方提出的建議。這條建議因為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從而被警方采納。
收集“金點子”159份
68位讀者獲獎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衣食住行”的一項,交通安全便捷日漸成為了市民關注的熱點。去年10月9日,為有效解決市區行車難、走路難、停車難、秩序亂等突出交通安全問題,本報聯合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推出“邀您把脈支招,共建和諧交通”有獎創意社會征集活動。對城市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的設置和交通標線的施劃,市民均可通過圖片或文字的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項活動得到了市民的廣泛參與,據警方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2800多名熱心市民參與活動,經初期甄別篩選,警方從中收集到了富有建設性、創造性的意見和建議共159份。
根據活動先期的方案,“有獎創意社會征集活動”領導小組對收集到的“創意”進行了可行性評比,共評選出一等獎創意3個、二等獎創意6個、三等獎創意9個、參與獎50名。昨天上午,警方向獲獎市民及代表頒發了獎品。
來自本報讀者
“交通誘導屏”創意
市交巡警支隊支隊長倪文連表示,市民們的建議涉及面廣、針對性強。其中,很多建議給警方在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上拓寬了思路、啟發了靈感。
在這些建議中,最快被警方采納的正是“交通誘導屏”。據了解,這是在上海一家創意工作室上班的許建國提出的,在他所寫的《治理揚州市區交通擁堵之我見》一文中,提出了不少緩解擁堵的想法。
為何一位外地人會對揚州的交通如此關心呢?昨日,記者也聯系到了許建國,他告訴記者,他雖然人在上海,但經常因為旅游、公事等來揚,多次在揚州道路上開車的經歷,讓他對揚州的交通問題有了一些想法,再結合在上海的所見所聞,他向警方提出了設置電子屏幕,及時發布路況信息的想法。
“用顏色將路況信息分成數個等級,發生擁堵時及時發布路況,車輛分流的同時也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當得知自己獲得一等獎后,許建國心情很激動,他表示將繼續關注揚州的交通狀況,也期待更多好的建議能被警方所采納。
諸多交通創意
有助推進人性化執法
這次的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還有市民于東甲的“我為揚州公共交通發展獻一計”、市民鄭偉的“對揚州市區交通的建議和看法”。
于東甲向警方一共提出了15條建議,其中涵蓋了他對于公共交通建設、停車場設立、交通設施細節等方面的看法,不少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不巧的是,目前于先生已經在北京工作,無法分身前來領獎。
警方介紹,這次活動中,不少市民提出的建議充滿創意,在規范執法的同時,也能幫助公安交巡警體現人性化執法的理念,究竟有哪些好點子?哪些可能會在下一步被警方采納?請看新聞附件。通訊員 宣鳴 記者 劉寧
【新聞附件】
讀者還出了哪些好點子?
罰單背后增加泊車示意圖(本報讀者阮會坤):由于機動車的大量增加,“停車難”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管理的一大難題。建議揚州公安交巡警部門在停車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背面,增加一幅泊車位示意圖。除了有常規收費的停車點外,還標示出在人行道上劃出的免費停車位。便民的同時,也能讓駕駛員感受到警方的親和。
改進紅燈提示音(揚州市民劉愛武):目前的紅燈提示音反復重復,容易令人感覺厭煩。建議改成與紅綠燈的實際狀況同步。比如,紅燈時為男音:“現在是紅燈,請在停車線后耐心等待。遵守交通規則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違反交通規則將受到處罰。”而綠燈時立即轉換為女音:“現在是綠燈,您可以繼續前行了。感謝您遵守交通規則,祝您一路順風!”
交通信號燈上增加服務屏幕(高郵市民張桂洪):在交通信號燈上方可設置一個屏幕,當紅燈亮時,可播放一些交通公益廣告,減少行人的枯燥等待。此外,屏幕上還可播放愛崗敬業的好交警、優秀交通志愿者的宣傳資料,也可提示前方道路狀況、天氣,寓管理與服務于一體。
上學、放學時播放安全提示(槐泗鎮居民閔長星):周邊有學校的交通道口一直是易發生事故的路段之一,建議在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廣播等形式,向周邊行人、車輛播放安全提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