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BIResearch公司的研究,隨著車內連接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在過去十年中,車載電子設備的普及率幾乎增加了一倍。從2005年至今,中國車聯網用戶數已從5萬增長至50萬戶,而預計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為1000萬戶,占彼時汽車用戶總數的將近10%。從全球主要的市場來看,市場規模持續上揚的增長曲線也證明了各大汽車廠商發展Telematics已經成為趨勢,其中發展最為迅猛的是北美市場。
與智能電網、安防等領域相比,車聯網并不是最成熟、最接近實際應用的物聯網應用,但憑借其戰略高度和龐大的消費級市場,仍然贏得了強烈的關注。恩智浦半導體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部總經理陳偉進表示,汽車互聯網的產業鏈復雜,且盈利模式相當多樣化,傳統汽車生產的主導角色-汽車組裝廠和模組制造商的優勢地位,開始受到來自內容服務商、營運商和通訊制造商的挑戰。由于廠商間各有自己的強勢和短處,卻又尚未有足夠的力量獨自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因此目前仍在合作、融合和摸索期。
“中國的國情與歐美,日本等其他國家及區域還是有較大區別,這也決定了這些市場對車聯網應用的方向和重點不會完全一樣。”陳偉進表示,歐美對于車聯網的出發點更多的是基于行車安全考慮,而國內的車聯網的應用,更多的是偏向于娛樂,導航,天氣等服務,“比如E-CALL(緊急呼救)減少因為車禍而導致的死亡,車輛間無線通訊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等,這些都主要是關注駕駛安全的。”
車聯網產品及應用,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為主
陳偉進表示,目前國內市場對技術和應用的響應速度是很快的。針對國內市場,通過完善的參考設計來簡化客戶端的開發,可以更快的推動產業鏈的發展。他同時表示,恩智浦在汽車遠端資訊車載單元ATOP(AutomotiveTelematicsOn-BoardUnitPlatform)平臺的策略,就是提供給客戶整體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的芯片硬件。這樣比較有針對性的來應對國內市場的需求。
“博通公司看到了中國IVN應用市場巨大增長潛力所帶來的機會。許多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都在考慮在下一代設計中,采用像高級駕駛員輔助攝像系統和信息娛樂系統這些主要的IVN應用,以實現產品的差別化。以BroadR-Reach技術為基礎的車載以太網技術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其快速擴張指日可待,中國的本地制造商應該利用這一趨勢。”博通公司基礎設施與網絡事業部汽車網絡產品高級產品線經理TimothyLau表示,博通基于IVN的有線和無線設備完整產品組合提供了一個可擴展的連接骨干架構,驅動著高帶寬智能應用以及信息娛樂和先進駕駛安全功能。
除此之外,博通還大力推動了與OPEN(One-PairEther-Net)聯盟及IEEE的活動,并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一級合作伙伴直接互動,繼續推進基于BroadR-Reach技術的IVN的發展。該聯盟由博通與其他領先的技術和汽車制造商共同成立,旨在促使單對非屏蔽雙絞線以太網成為汽車應用標準,并得到廣泛采用。聯盟成立一年來,成員已經飆升至100多個,其中許多都是世界領先的技術公司和汽車制造商。
關鍵技術挑戰,安全及隱私仍是首要考慮
無線通訊在汽車高速運行及障礙物密布下的通信可靠性,以及適合汽車等級的安全品質規范將是對半導體廠商的一個巨大挑戰。如何保證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數據的掉包率能維持在較低水平,從而保證通信的可靠?如何實現節點間的通信的準確可靠?如何同時保留靈活的軟件算法的擴展性等等。而這些都對平臺的集成度和成熟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以無線方式將汽車連接至外部世界時,安全性和隱私性將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近幾年,黑客通過藍牙,胎壓檢測、診斷介面及無線門禁系統攻擊車內網絡并讀取控制ECU的事件時有所聞,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學術研究階段,未來汽車互聯網普及后,該部分將會成為現實中一大問題。作為加密和驗證芯片領域的領導者,恩智浦具有為安全數據交換和隱私保護提供適當加密功能的雄厚技術實力。而恩智浦在身份識別和安全領域的實力和技術大大完善了汽車業務。“我們為全球85%的電子護照項目供應安全芯片,為智能銀行卡領域的5家龍頭企業提供安全技術。作為全球智能卡和安全認證的領導供應商之一,恩智浦也致力于將安全認證技術引入汽車網絡中。”陳偉進表示,恩智浦可以為汽車提供與信用卡和電子護照同等級別的安全保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