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猛于虎。傳統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改進汽車的安全技術,包括傳感器、自適應制動、通知系統、可視化駕駛輔助等已經部分提高了行車安全。理念更先進者如Google已經在著手研發自動汽車,不過在近期之內,那樣的技術應該還不會很快普及。但是有一種提高安全的思路倒是馬上可以推廣的,即與其把道路安全交給不靠譜的駕駛者,不如讓汽車之間相互通信在緊急關頭采取避讓等避免車禍的措施。
思科和恩智浦(NXP,前身是歷史悠久的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就是這么想的。今天,這兩家公司宣布對汽車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CohdaWireless進行一項戰略投資,以期在物聯網市場占得先機。此外,思科在網絡和軟件商的經驗加上NXP的半導體技術也能夠幫助Cohda將其技術更好地推向市場。
CohdaWireless制造的硬件設備可以讓汽車變得更智能、更具連接性。其技術可以讓汽車之間以及汽車與設施(如紅綠燈)之間搭建起無線通訊系統,從而共同營造出一個更加安全的行車環境。比方說,它允許汽車之間交互信息,這樣駕駛員就可以獲知對方的行駛速度、是否失控、是否發生擁堵。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降低碰撞的幾率-據思科稱,測試表明這個數字是80%。
思科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智能汽車的工作,最近還撥款給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來推動聯網汽車的工作。要知道,盡管現在的新車已經有了不少的安全功能,但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傷的人數仍達數百萬之巨。通過在汽車之間及其與駕駛員之間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聯系,Cohda的技術可以打造出更加動態和敏感的安全體系,從而幫助減少事故的數量。
比如說,考慮一下這個場景:你正在開車,而旁邊有一輛正在高速向你逼近。你的車載系統能感知到另一輛車并發出警告,好讓你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如果駕駛員來不及反應,汽車還可能會采取強行制動,從而極大地改善交通安全。
當然,這項技術的前提是上路的汽車大部分都安裝了這樣的系統。目前Cohda已經跟歐洲的12家汽車制造商進行合作,計劃在2015年在相關廠家的汽車上安裝這項技術。在美國底特律也正在跟8家制造商進行測試。
除了安全以外,這項技術在商業也有很大的潛能。汽車的連接性可以變革老氣橫秋的汽車工業。汽車接入互聯網意味著娛樂、定位服務、保險領域等的應用可能。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系統提供的數據有助于其了解事故的真相。遠程檢測成為可能,這意味著汽車發生異常時,如果有必要,可以推出相關服務告知駕駛員。
不過,盡管這樣的系統對于駕駛員來說意味著安全性的提高,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把控制交給第三方也意味著威脅。因此,物聯網的安全必須充分考慮、做足。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