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交通標識以特定而明確的圖形、文字、色彩等向我們傳達著各式各樣的信息。設想當我們開車在路上,遇到前方堵車,當時,在車上最想知道的是,如果繼續等待需要多少時間?改為走其他路是否堵車,車流量如何,怎么走,需要多少時間?這些即時信息在交通標志上卻無法獲得。
如何在現有路況下實現對人、路、車的有效監控,實現道路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便成了有效解決目前交通擁堵問題的當務之急。我認為將物聯網技術有效地應用于交通標識將極大的促進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
交通標識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不能充分體現其功能。就如目前的指路標志信息選取方法,不能滿足網絡化道路交通體系功能發揮的需要,在道路成網條件下如何為道路網的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指路、導向信息,滿足多種不同目的駕駛員的需求,發揮路網的最大功效,充分實現路網體系對交通的疏導作用是交通所面臨的新問題。
二、標志標線的設置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現實中標志標線的設置沒有能夠從交通流暢角度去思考標志標線設置的問題,有些則教條地套用以往的舊思路、舊標準來設置,由此出現了許多技術缺陷。
物聯網的特點
物聯網概念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物與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技術;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物聯網應該具備三個特征:
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隨時隨地獲得物體的信息;
二是可靠傳遞,通過各種電信網絡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
三是智能處理,利用云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體實施智能化地控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