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起亞展示了旗下最新的車載信息系統,司機可通過該系統利用簡單的肢體語言來操控各類車載功能。
比如頭部靜止對準車內配置的紅外線傳感器后,司機將頭部順時針轉動即可調高車載音頻系統的音量,逆時針轉動即可將音量調低。這種操作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一是無法準確調節音量,二是相較于傳統的手動旋轉按鈕來說,并不見得更為便利,而且有干擾司機駕車注意力的可能性。
起亞美國區的技術戰略總監HenryBzeih作為車載智能系統的擁躉也并不否認這種可能性。"我們的系統的確存在分散司機精力的可能,但目前判斷尚早,還是要等到有了充分的用戶反饋后再下結論。"
實際上,在起亞之前就有不少車企在積極研發類似的車載系統。比如福特在2010年時就推出了MyFordTouch,并應用于旗下的多款車型,意圖用語音控制和觸摸屏操作取代傳統的按鈕。MyFord的推廣效果極不理想,用戶普遍反應操作過程耗費太多的精力,對駕車安全帶來了負面影響,以至于福特不得不重新啟用傳統的旋轉按鈕。
MyFord系統并不包括肢體語言控制功能,但起亞和其他一些試圖推廣肢體控制車載系統的汽車制造商也許會遭遇類似的困境。
當然也有部分車企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比如奧迪的一款車載信息系統可使司機通過觸摸屏在導航系統中簡易拼寫出目的地的名字,深受用戶歡迎。
或許,未來比較理想的車載系統既要包括傳統操作按鈕,也含有語音或肢體等智能控制功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