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26日首次透露,收費標準未來并非一成不變,"原則上交通運行狀況好轉可降低收費,運行狀況持平可維持現行收費,運行狀況惡化可提高收費。"
福田中心區民田路上停了很多車輛。
《深圳晚報》日前推出的《深圳人車戰爭》專題報道引發眾多深圳市民關注。"路邊停車貴過停車場,能否降低收費?""1673個車位一年或可進賬1.44億,停車收費這筆錢將用到哪兒去?"帶著市民集中反映的幾大問題,記者追訪市交委。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26日回應,首次透露收費標準未來并非一成不變,"原則上交通運行狀況好轉可降低收費,運行狀況持平可維持現行收費,運行狀況惡化可提高收費。"
疑問:路邊停車貴過停車場?回應:鼓勵短時路邊臨時停車
對于市民普遍反映目前的收費過高,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解釋稱,路邊臨時停車有別于路外停車場,占用的是公共道路資源,主要滿足短時停車需求。路邊臨時停車原則上提倡短時停車,長時間的停車需求主要依靠路外停車場解決。根據路邊臨時停車與路外停車各自應承擔的功能,擬定兩者合理的比價關系,總體上短時路邊臨時停車收費低于路外停車場,長時間路邊臨時停車收費高于路外停車場,鼓勵短時停車使用者快停快走,加快路邊臨時停車泊位的周轉率,并促使長時間停車使用者選擇路外停車泊位停放,緩解目前我市路邊停車泊位被大量長時間停車無序占用、而短時的路邊停車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
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更一再強調我市是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唯一沒有采用"限購"手段來調控小汽車擁有的城市,目前擬定的路邊臨時停車收費標準與其他一線城市的路邊臨時停車收費標準處于同一水平,跟上海現行標準基本一致。
疑問:將來會否降低收費?回應:與交通運行狀況聯動
路邊臨時停車收費能否降低?未來有沒有可能不收費?針對市民的疑問,在追訪中得到了有關路邊停車收費最新的動向。深圳市將逐步建立路邊臨時停車收費調整與交通運行狀況的聯動機制,定期綜合評估交通運行狀況,并根據評估結果適時啟動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的調整工作,原則上交通運行狀況好轉可降低收費,運行狀況持平可維持現行收費,運行狀況惡化可提高收費。
疑問:會在哪些片區推廣?回應:擁堵區和地鐵站周邊是重點
在目前4個片區試點收費的情況下,將來如果推廣,會涉及哪些片區?
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表示,在總結目前4個試點片區的實施經驗后,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管理將推廣至全市,勢在必行。整個工程會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即市民目前熟知的竹子林片區、福田中心區南片區、南山中心區及羅湖田貝4片區試點,今年上半年將完成對1673個路邊停車位收費。二期工程則將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評估和完善后,以原特區內交通擁堵區域及軌道站點周邊區域為重點,開展約1.2萬個停車泊位建設,計劃在2014年底完成。三期工程則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共開展約3.2萬個停車泊位建設,計劃在2015年底完成。截至"十二五"期末我市共規劃設置停車泊位約4.5萬個。
疑問:所收費用去哪兒了?回應:上繳財政用來發展公共交通等
對于市民關注的試點停車收費這筆錢將用在什么地方,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回應稱,道路停車收費用途在《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收取的費用全額上繳市財政專戶,并專項用于發展公共交通以及交通安全隱患、交通擁堵治理。費用收取和使用情況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
疑問:深圳會不會限購?回應:明確不采用限購手段
在深圳私家車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深圳將會采取什么措施來控制?會不會限購?
面對"限購"這一敏感話題,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再三強調,目前我市明確不采用"限購"手段,而利用設施供應、經濟杠桿、出行管理和宣傳倡導等綜合手段加強對機動車使用的合理引導,達到調控交通需求的目的。其中,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管理是我市治理交通擁堵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利用經濟杠桿調節交通需求、規范停車秩序、合理利用路邊停車資源、調控小汽車使用,進而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另一方面通過出行成本的增加,促使市民理性購車,理性使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