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深圳市交委發布《深圳市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管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該方案的路邊停車收費要求來算,一天最高將收費285元。近日,深圳市交委新聞發布會稱今年上半年就將選擇竹子林、福田中心區南、南山中心區及羅湖田貝4個片區實施試點,擬推1673個路邊停車位。
按一天最高收費推算如1673個車位全部停滿,工作日最高將每天創收近47.7萬元,非工作日最高每天創收近19萬元。每月停車收費試點片區車位可創收近1202萬元,而一年最高創收額度將達到1.44億元。
工作日最高將每年創收1.26億元
●福田中心區:431個×285元=12萬/天
21日即周五下午工作日時間段,記者再次來到福田中心區及竹子林兩個試點區域。
記者一出福田地鐵站便發現,路邊停車情況依然常見,岔道邊上也有個別車輛停放。從6號路向南走,靠左側的臨時停靠帶上,原本只有5個畫線的停車位上卻停放了7輛車。
按照“方案”,5號路只西側有16個泊位,但馬路兩側都已停滿了車。記者在此路段觀察了10分鐘,只有2輛車開走,并且前車剛走后面的車輛就立馬停放。
4號路車輛的停放跟5號路差不多,部分車輛竟直接停放在了斑馬線上。
不在“方案”內的2號路單側也停放了不少車輛,使道路變得十分狹窄,大車根本過不去。
記者從福田CBD附近的寫字樓保安處了解到,附近的寫字樓停車費在60~120元/天不等。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每天來往的人很多,停車場內小車收費前一個小時15元,一個小時后5元一小時,全天最多60元,大型車全天120元,其中還包含前15分鐘免費。”
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很多人都是在這上班的,早上車開過來,一停就是一天,即停即走的雖然也有,但相對來說也是少部分。”按“方案”計算中工作日的收費標準,福田中心區路面停車費用將是地下停車庫的2到4倍。而福田中心區共規劃設置431個路邊臨時停車泊位,每天最高收費就達到近12萬元(431×285=122835)。即便只按照上班時間來計算,該片區在也可創收近7.5萬元。
●竹子林片區:351個×285元=10萬/天
隨后,在竹子林片區,紫竹七道的左右兩端都已經停滿了私家車。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了長達十幾米的車障,但不少車輛仍然無視車障,繼續將車停在該路段。在紫竹七道做清潔的環衛工劉阿姨提到:“這一段中午有交警抄牌,但是違規停車的還是很多。有時兩邊都有車輛時,路面就會堵住。”
該路段的斑馬線、出租車上客點以及禁停區都停滿車。竹子林片區總共規劃的351個路邊臨時停車泊位,在每個車位24小時有車停的情況下,每天共可收費近10萬元(351個車位×285元=100035元)。僅算工作時間,該片區每天收費也達到近6萬元(工作時間為9點到18點,按照收費標準應收費175元,175×351=61425元)。
據記者粗略計算,四個片區在工作日每天最高可創收近47.7萬元;每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可創收近1049.4萬元;一年的工作日最高創收額度將達到1.26億元。
非工作日每年最高創收近0.18億元
●羅湖田貝片區:122個×78元=9516元/天
22日,記者來到本次試點片區的羅湖田貝片區及南山中心區,由于是周六,因此在路邊停車的現象不是特別明顯。在田貝二路,記者觀察到,由于周圍很多商鋪門口空地很多,因此無論是否畫出了停車位,車輛都停滿了。而在路面上,沒有規劃停車位,停的車輛也較少。不過在記者觀察的半小時內,并無一輛車離開。
在田貝三路,有不少私家車輛停在路的一側,由于道路較為狹窄,另一個方向如有來車就需要錯車行駛,否則很容易就會堵車。旁邊一家酒店的保安師傅說:“這附近很多商鋪門口的停車位分流了不少車輛。”該保安還告訴記者,這一地段中午吃飯時間以及下午五點左右,路邊都停滿了車,交警也不貼條。在翠竹路街面商店門口均規劃了停車位,并且幾乎全部停滿。
若按照“方案”中非工作日全天停車的收費標準來計算,羅湖田貝片區共規劃設置243個路邊臨時停車泊位每日創收也將達到近2.7萬元(243個車位×114=27702元),據記者實地觀察,即停即走的情況比較多,若按照折中情況,從9點到19點大約一半的車位停滿車,羅湖田貝片區也可創收9516元(243減半約等于122個車位;78元×122=9516元)。
●南山中心區:324個×78元=2.5萬/天
隨后,記者在南山中心區海德一道、二道看到的情況與羅湖田貝片區比起來車輛要相對少一些,平均8個泊位上只停放2輛車,違規停放的車輛較少。一路上,記者看到周末和工作日路面停車的現象大不一樣,工作日道路兩旁幾乎都停滿了車,而非工作日則較少。
若按照“方案”中非工作日全天停車的收費標準來計算,南山中心區共規劃設置648個泊位則達到近7.4萬元(648個車位×114=73872元)。因即停即走情況還比較多。若按照折中情況,從9點到19點大約一半的車位停滿車,南山中心區達到近2.5萬元(648減半等于324個車位,78元×324=25272元)。
總的來計算,四個片區在非工作日每天最高可創收近19萬元,每月創收近153萬元,(190722×8=1525776元),一年達到近1831萬元。
未來規劃
4.5萬個泊位
年最高創收38.76億
在市交委公布的深圳市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管理方案中記者了解到,路邊臨時停車試點片區泊位規劃建設方案中總體泊位布局規劃是到“十二五”期末規劃設置停車泊位約4.5萬個,將分三期進行。
一期工程為此次試點的竹子林片區、福田中心區南片區、南山中心區及羅湖田貝片區,共規劃泊位數1673個。
二期工程則是在一期工程完成建設并進行相應評估和完善后,以原特區內交通擁堵區域及軌道站點周邊區域為重點,開展約1.2萬個停車泊位建設,計劃在今年年底完成。
三期工程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共開展約3.2萬個停車泊位建設,計劃在2015年底完成。
按照規劃,在三期工程全部完成之后,按照每個車位每天24小時停滿車的情況,每個工作日路邊臨時停車收費將為我市創收近1282.5萬元(285元×4.5個車位=1282.5萬元),每月創收2.82億元(1282.5萬元×以22天28215萬元,即約等于2.82億元),一年則高達近33.84億元。
而非工作日也達到513萬元(114元×4.5萬個車位=513萬元),每月創收4104萬元(513萬元×以8個非工作日等于4104萬元),一年則達到4.92億元。那么,4.5萬個泊位最多每年可為我市創收38.76億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