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6日,深圳首個由政府投資興建的PR(ParkandRide,停車換乘)停車場正式對外開放。記者在其開放一個月內就曾探訪,發現停車場空蕩蕩,車位利用率極低。如今開通近一年,這種現象會不會有好轉?近日記者再次走訪停車場發現,冷清的局面仍未改觀。市交委方面回應稱,將通過深圳通換乘優惠等方式吸引客流,并將通過其官方微博等加大對停車場的宣傳。
千余停車位只停了16輛車
9月6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從龍華線民樂站的地鐵C出口下臺階,不到200米就能看到一個偌大的停車場。停車場內綠樹環繞,旁邊則是幾個大型樓盤。空蕩蕩的停車場只有少數車輛停靠,至少4排的停車位,卻只有2排停了少數車,據記者統計,當時只停了16輛車。大量的車位只見白線不見車,與一墻之隔的梅觀路上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據市交委提供的資料,民樂PR停車場面積達38300平方米,共設置小汽車泊位1089個。按16輛車停放來計算,該車場的實際利用率不足2%。
在停車場入口,掛著與港鐵合作的平峰出行送優惠券的活動橫幅。有現場工作人員還熱情地給記者發放了宣傳單進行推介,稱只要在停車場停車,每停一次可獲得5元現金券。憑現金券可到地鐵里的超市買東西,同時還能參加由港鐵舉辦的三星手機抽獎活動。宣傳單上顯示,優惠活動有效期至本月27日。
記者發現,這種停車送現金券的促銷活動似乎并不受歡迎。前來停車的秦先生說,他是第一次來停車場停車,偶然發現這里居然有個這么空的停車場,“感覺很意外”。他經常要從福田口岸去香港,以前都是將車停在福田口岸附近的一個停車場,但那個停車場很小,而這個停車場則很大,又有很多車位。對于現場人員送給他的現金券,他稱趕時間沒有要。而另外一個停車的車主胡小姐也表示,她不知道有這個換乘送優惠券活動,自己也是從媒體報道上看到,“5元現金券,對開車的人完全不具備誘惑力。”
站內無標識市民多不知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其實從去年到今年,通過媒體及交委的宣傳,現在知道停車場的人慢慢多了,停車的人也多了。尤其是周末明顯增多。但跟停車場的設計和最初的理念相比,還是相差甚遠,而這次跟港鐵(深圳)合作的優惠送現金券活動是首次合作。
從現場來看,合作似乎不很到位。整個地鐵站只在C出口有一個小的停車標志,其余出口并無任何指示跟停車場相關。在隨機走訪的5個地鐵乘客中,均表示對旁邊有個PR停車場不知情。深圳市交委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以下簡稱道交中心)對記者分析停車場遇冷的原因是:一、受到地鐵4號線的運力限制,4號線上下班高峰期人員較為擁擠;二、“PR”停車換乘仍需要一定市場培育期,市民對“PR”停車換乘模式的接受程度仍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這些因素導致目前“PR”停車場使用率不高。
道交中心負責人透露,已經借鑒和參考了國內外的一些先進做法,同時也考慮了正常的維護和管理費用,目前市交委增加開通了新區大道出口,在停車場周邊路段設置了14塊交通指引牌等,方便車主司機尋找停車場停放車輛,減少返回民治、坂田、龍華的路程和時間。并采取了比周邊同等區域比較低的價格優惠。據該中心統計,67%的受調查者認為采用在停車場停車再換乘的方式,可從時間上節省10-30分鐘,47%的受調查者認為在費用上節省5-10元。下一步將加強探索深圳通卡停車換乘的一些優惠方式,吸引車主停車換乘。同時將通過市交委的官方微博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發布民樂“PR”停車場的相關信息,方便廣大市民及時了解相關情況。
針對記者反映的站內無標識、換乘優惠活動力度過小以及市民擔心換乘后坐不上地鐵等現象,道交中心負責人稱,將積極協調港鐵(深圳),增加地鐵運力,改善乘坐環境,增強龍華等區域車主通過換乘方式上下班需求。通過與港鐵4號線合作開展平峰出行等一系列活動,將使停車場使用率得到一定改善,但要明顯改善還需港鐵4號線的運力增加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