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對朝陽路等十條路段實行路內停車收費試點,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管理,其咪表停車收費系統創下國內兩個"第一"。據悉,未來手機導航系統,還可實時查詢停車位情況,以方便廣大車主。
首次植入銀聯收費系統
據市城建公共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珠海路內停車項目,采用了"視屏監控、車位檢測、銀聯付費、路面無人值守"的智能化管理,"停車設備首次植入銀聯收費系統,在全國率先打破了使用IC卡付費的行業壁壘和地域壁壘。這種收費模式具備'銀聯卡閃付、異形卡閃付、手機卡閃付、銀聯卡刷卡以及手機銀聯遠程續費支付'功能。很好地達到了'三不需':不需車主重新辦卡;不需車主預存卡費;不需車主繳納辦卡押金。"
該負責人說,珠海推行的銀聯付費系統,使港澳地區和全國各地車主在珠海主城區路內停泊車輛付費變得十分便捷,項目創下國內兩個"第一":一是國內第一個基于金融IC卡的停車電子收費管理系統;二是國內首個實現占道停車收費無人值守智能化管理系統。
可實時查詢路內停車情況
據介紹,因咪表系統采用了先進的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部門能實時掌握路內停車路段的相關情況,包括停放的車輛,空余的車位等等。目前,該公司已經建立網站,提供給車主實時查詢路內空車位情況,手機安卓版和IOS導航系統也開展了前期研發工作,建成后將免費給市民使用。
針對目前收費路段出現停車少問題,該負責人認為,主要原因是目前珠海市停車收費的路段只有十條道路,大概只占全市可實施路內停車路段的6%,而培養車主停車收費的習慣尚需一個過程。以澳門經驗來看,其路內停車收費管理已實施多年,直到收費泊位設置率達45%時,才達到了使用率較高的目的。因此,目前試點路段停車少的現象是正常的,并不是價格高導致的。
晚間收費模式更惠民
該負責人說,在對全市咪表收費價格優化后,形成了有"珠海特色"的停車收費體系:一是白天上班時段,突顯道路車輛的"通行"功能,通過價格杠桿調節車輛臨時停放時間;二是晚上下班時段,實行停車按次收費,突顯道路車輛的"停放"功能,從17:30至第二天8:30,一個晚上15個小時,一次最高收費才5元;三是"周末模式",從周五17:30至星期一8:30,總共63個小時,一次最高才收費5元;四是小長假和長假模式,其中長假模式從放假的前一天下午5:30至假日后的第二天上午8:30總共183個小時,一次最高才收費5元。而目前實施的晚上收費模式,則隱含了"晚上不收費"原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