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11時,30輛純電動公交大巴,整齊有序地停放在紫薇閣場站的指定車位內。每輛大巴車尾都連接著充電槍,源源不斷地將電流注入車身,為第二天的運營儲蓄著電能。
紫薇閣場站是深圳巴士集團公汽分公司首個試點的定制充電場站。該場站只設置了5個充電樁,就可為30輛大巴同時提供充電服務,無論建設成本和人工成本都節省了一半以上!
不少前來參觀的業內同行親眼目睹后,不禁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深圳巴士集團發明的全國首個網式快捷充電模式,堪稱顛覆性的發明創造,不但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也為深圳甚至全國推進公交電動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充電場站面臨四重關卡
場站用地緊張、充電樁建設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制約著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2016年,隨著深圳公交行業吹響公交全面電動化的集結號,如何突破瓶頸尋求跨越式發展,成為了整個行業思考的重要命題。
傳統的充電場站主要面臨4道大關。
第一關:配套場站的面積過高。充電樁所需配套用地須按樁地配比1:420的標準儲備公交場站資源,才能保障車輛的正常營運生產。
第二關:充電樁建設成本不菲。充電樁建設數量以樁車配比1:3的標準予以配置。根據目前市場價格,充電樁的建設成本高達48萬/個。
第三關:充電人工成本高昂。傳統充電模式下,衍生出一個全新的工種“挪車工”,其工作職能是將待充電車輛一輛一輛輪流開到充電樁前進行充電。按場站與配員比例1:3計算,以深圳巴士集團為例,該公司共有場站250個,僅挪車工就需要750人。
第四關:谷期充電利用率較低。深圳實行的是階梯式大工業電價,按照該階梯分布,谷期充電成本0.31元/度(23:00-次日7:00),平期充電成本0.76元/度,峰期充電成本1.11元/度。目前傳統充電模式對谷期的利用率較低。據測算,深圳巴士集團全年需充電8億度以上,如果無法充分抓住谷期電價的優勢,保守估計將造成3億左右充電成本的流失。
破解場站資源短缺難題創造社會和經濟雙效益
深圳巴士集團發明的網式快捷充電模式,無需移車,只需要公交車在完成當日營運后,像手機夜間充電一樣,最大限度安排在夜間停運期間完成足額充電。這意味著,這項創新發明全面推廣后,未來深圳公交場站的充電樁數量和場地至少節省一半,可謂是創造了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
優點1:按照目前深圳公交場站租賃均價22元/(㎡·月)測算,深圳巴士集團在公交全面電動化的2016年即可節省場站租賃成本近1億,深圳市可節省場站租賃成本2.56億以上。
優點2:一個充電樁的建設成本為48萬,在全面推廣網式快捷充電模式以后,樁車比可以從1:3升至1:6,深圳巴士集團直接節省充電樁建設成本4.3億以上,全市公交行業可節省充電樁建設成本11億以上。
優點3:按照一個場站至少需要三個人進行移車、充電的原有營運安排來看,深圳巴士集團保守估計節省專業人員約750人,按照2015年深圳社會平均工資66000元/年的標準,深圳巴士集團可節省人工成本4950萬元/年,全深圳市可節省人工成本近1.5億元/年。
優點4:網式快捷充電模式最大化實現了在谷段電價的充電,車輛充電平均電價因此下降50%,深圳巴士集團保守估計節省電費成本1.7億元/年,全深圳市公交行業可節省電費成本4.5億元/年。
截至今年9月,已有深圳公交企業、武漢公交集團、力能集團等15批企業團隊前往紫薇閣場站參觀學習,他們給予了積極肯定的評價。不少公交業內人士指出,深圳巴士集團發明創造的網式快捷充電模式是充電技術的重大革新,隨著紫薇閣場站、六約示范站陸續建立,未來勢必在深圳甚至全國推進公交電動化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道充電考題引發連環頭腦風暴
今年年初,深圳巴士集團和公汽分公司的資深技術人員,自主研發了新型的網式快捷充電模式。今年4月10日,該充電模式率先在香梅車隊所在的紫薇閣場站投入使用,為解決充電場站難題找到了突破口。
新能源大巴投放,最大的難題就是充電問題,現在充電樁的建設趕不上車輛的投放。如果能夠將這個難題攻克,新能源大巴的其他問題都迎刃而解!如何解開這道考題呢?今年年初,深圳巴士集團和公司分公司的技術人員們歷經了一場頭腦風暴的洗禮。經過反復討論,他們認為突破點在于提高單位時間內充電車輛的數量。目前充電站建設布局統一,每個充電樁一次只能給一輛大巴充電。每次充電完畢,需要將大巴開走,才能為下一輛車充電。傳統場站除了充電大巴的車位外,還得考慮車輛輪換時的轉彎半徑,相當于浪費了很多空間。如果給每個充電樁加上延長線,同時打破場站布局,定制一個全新的充電場站,就有可能突破目前的充電瓶頸。
技術人員連夜畫好草圖,之后跟車隊管理人員反復商量修改,并在紫薇閣現場進行車輛模擬擺放和發車,最終初步制定了一個設計方案。這個方案得到深圳巴士集團領導的一致認可,這種充電模式被命名為網式快捷充電模式。經過了多個環節的專家驗證,很快進入了正式立項實施階段。
4月10日,根據最終方案試點建設的紫薇閣場站正式投入試運行。場站共設計5個充電樁,場站室內車道布局4個充電樁+4把充電槍,覆蓋25輛車;室外1個充電樁+1把充電槍覆蓋5輛車。
經過10多天的調整優化,紫薇閣場站運轉越來越順暢。4月26日,場站充電量迎來最高峰。數據顯示,僅僅當晚的谷峰期,場站內的5個充電樁為33輛大巴充滿了電,充電量突破4600度。到目前為止,紫薇閣充電站的安全、充電和運營各項指標都達標,經受了嚴格的考驗,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認可。
近期,網式快捷充電模式得到進一步升級。巴士集團公汽分公司六約車隊建立了第二批升級示范充電站——六約示范站。該站首次創新的布局光伏發電設施,為場站充電及日常電力使用形成了有效的補充。整個充電站共用312塊265w的多晶組件,裝機容量為82.68kwp。場站設計大巴充電位65個,小車充電位12個,充電樁采用12個180kw一機四充、6個120kw一機三充、6個60kw一機兩充的網式布局,充分滿足場站所有營運車輛的分營運時段、平谷峰電價的充電需求,同時根據場站空間設計出小車充電位可對電動出租車充電。
深圳公交業內人士指出,網式快捷充電模式的成功應用,意味著充電樁的突破口被打開了,為深圳甚至全國推進公交電動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數據
從2010年起,深圳巴士集團正式邁入新能源推廣階段。深圳巴士集團營運車數5717輛,其中推廣混合動力大巴689輛,純電動出租車1693輛,純電動大巴2101輛。
深圳巴士集團正在順應形勢,搶抓機遇,開創全面電動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