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安城市有望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市場空間擴大數倍。暴力恐怖案發生在西部,有望加快平安城市向中西部城市滲透進程。安防的核心推動因素是城鎮化和不平衡,雖然國外經驗表明一、二線城市是投入重點,但我們認為中國的三、四線城市投入占比會更高一些,貧富差距和不和諧因素在中西部體現得更明顯,暴力恐怖案有望推動三、四線城市平安城市建設大潮。
近日,據從2013年深圳市創建“平安單位”工作總結表彰暨2014年內保工作部署會透露,2013年深圳市共投入近7000萬元,更新改造安防系統800余套,新增安防設施4500余處,有力提升了內部治安防范水平。近日,昆明恐怖案件的爆發,引起各省份對城市安防的重視,平安城市建設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作為全國安防之都,深圳在平安城市建設中投入了大手筆。政府重視帶來行業發展熱潮,安防企業熱情高漲投身城市安全建設,本文從監控、智能交通、樓宇等方面探討城市安防建設中的那些智能化設備應用。
城鎮化需求高漲,安防投入有望激增
受“十八大”政府換屆以及五年規劃節奏的影響,過去兩年安防行業招投標活動相對較少,處于階段性“低谷”,預計2014年開始投入逐漸加速。未來十年城鎮化率將不斷提高,人口集聚從根本上要求增加安防投入。從國際經驗來看,在城鎮化率達到70%之前,城鎮化進程都不會減速。與此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表態城鎮化是擴大內需最大潛力,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托,將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而我國城鎮化率目前剛達到50%左右,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國內政策來看,未來十年城鎮化率將不斷提高。城鎮化將帶來人口的集聚,安全隱患隨之增加,從根本上要求增加安防投入。
平安城市有望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市場空間擴大數倍。暴力恐怖案發生在西部,有望加快平安城市向中西部城市滲透進程。安防的核心推動因素是城鎮化和不平衡,雖然國外經驗表明一、二線城市是投入重點,但我們認為中國的三、四線城市投入占比會更高一些,貧富差距和不和諧因素在中西部體現得更明顯,暴力恐怖案有望推動三、四線城市平安城市建設大潮。
數字化、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四大趨勢將推動安防產值成倍提升。數字化和高清化主要是指包括攝像頭在內的一整套設備的升級換代,更先進的設備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而網絡化和智能化除了硬件設備升級外,更主要是大平臺建設和多應用落地。“四化”意味著更加先進和智能的設備,同時也意味著安防進入智能應用時代,軟件應用平臺在安防中的投入比例也將大大增加。總體而言,平安城市建設提速,聚焦高清智能監控領域,安防應用迎來春天。
城市安防擴至地市級,視頻監控部署天網
2005年10月,公安部對全國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工程(即“3111”試點工程)進行了部署,“3111工程”直接投資100億元。2010年后“3111工程”進入整體推進階段,推廣至每個地級市,整體直接投資近1000億元。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公安廳啟動“慧眼工程”,擬于2012年至2014年期間在全省范圍建設96萬個視頻監控點。此舉將給安防行業帶來200億元的市場,加上需要升級換代有100億元左右的需求,廣東公共安防市場3年將分享300億元“大蛋糕”。
規劃要求,2014年底前,廣東省全省完成新增100萬個一、二類圖像采集點的建設任務。其中,廣州建設30萬個;深圳建設25萬個;中山、佛山、東莞各建設5萬-10萬個;珠海、惠州、江門、湛江、汕頭、茂名各建設0.5萬-5萬個;韶關、河源、汕尾、潮州、揭陽、陽江、云浮、清遠、梅州、肇慶各建設0.3萬-3萬個。同時,各市要按照建設總量≥10%的目標開展公安機關可調控一類圖像采集點的建設工作,確保在2014年底前完成全省新增10萬個公安機關可調控一類圖像采集點的建設任務。
規劃中還有還特別要求,2012年底前,廣東省完成三級平臺聯網工作,實現全省視頻圖像的并發存儲、實時顯示、互聯互控。各市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社會視頻專網建設,力爭在2013年底前將主要的二、三類點接入社會視頻專網,實現社會視頻專網和公安視頻專網在省、市級公安監控中心平臺的匯接。
中國共有32個直轄市及各省省會城市等一線城市、300個地級市、1300個市轄區及縣級市、4000個縣及縣級行政區,假如按照每個監控點布一臺單價1000元的攝像機,同時對應一路DVR(假定單價為100元/路),未來10年,我們測算出平安城市存量市場空間約為2646.6億元。
智能交通重點領域,行業發展獲扶持
我國政府對交通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城市交通問題日益突出,信息化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國政府對交通信息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軟件、物聯網等領域的“十二五”規劃中均明確提出,智能交通將是“十二五”期間的我國重點發展領域,將會受到政策扶持,投資需求將快速增長。
智能交通系統是將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業內預計,未來三年將是中國智能交通發展的上升時期,將對提高城市交通設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統服務水平、促進節約型城市交通系統產生積極影響。從各省市發展規劃來看,中國大多數城市從2009年起將大規模增設公交道,建設新的軌道交通,以構建大公交網絡。國家和地方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采購應用于公交、地鐵、輕軌和出租車的各種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和產品。同時,由于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交通的城鄉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交通信息化的范圍逐步向城鎮郊區擴展。
預計2015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未來三年硬件產品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將略有放緩,相反軟件和IT服務市場隨著基礎設施的應用、維護和支撐的增加,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保障房建設有增無減,樓宇對講緊隨智慧大潮
隨著城市人口的持續增長,讓無論是樓宇對講晴雨表的房地產業或是國家的保障房建設都在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有增無減,且近兩年“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概念層出不窮,也大大推動了樓宇對講產業的又一輪發展。
“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概念的興起和落實,大大促進了樓宇對講與智能家居的融合及其他智能系統的融合。發展至今,智能家居市場已經走向成熟,發展前景也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可,越來越多的專業樓宇對講廠家開始深入到智能家居領域,像安居寶、視得安羅格朗、狄耐克、麥馳、柔樂等企業紛紛涉足了智能家居領域并且還在不斷的往安防其他產業拓展,延伸自己的產品線,占取市場份額。
同時,之前國內很多并沒有做樓宇對講產品的企業現在也都融入了樓宇對講功能,開發樓宇對講產品,如大華、海爾、聚暉電子等知名品牌。樓宇對講一時之間成為行內企業爭先發展的“香餑餑”。
目前,不管是樓宇對講企業發展其他副產業,完成社區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變還是智能化企業涉足樓宇對講,都表明了智能時代集成化發展的潮流。在這大潮中,樓宇對講始終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自我改革和創新,受到行內企業的高度關注,也為給廣大用戶帶來更便捷的智能生活。
結語:
視頻監控、智能交通、樓宇對講作為平安城市建設中的重要部分不可或缺。新的一年,各大城市“平安城市”建設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止,為市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成為很多城市的追求。無論是一二線大城市還是三四線地級市,每個城市由于結構和性質的不同,在打造平安城市的過程中采取的方案措施會略有差異。但在硬件設施的布署上面幾乎都差不多。安防監控設備是平安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