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站臺上,通過電子站牌上的LED屏幕便可獲知想乘坐的公交車已到哪一站,離本站還有多少距離;通過GPS定位系統,各線路車輛位置在調度中心內的液晶電視墻上一目了然,調度員可發送指令,實時調整前后車輛的間距,縮短市民候車時間……這樣的場景已經不遠了。近日,記者從區公交公司獲悉,北侖智能公交系統項目建設已提上日程,初步方案和目標已擬定,目前面向北侖市民征求建議和要求。
據了解,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推進公交智能化建設,是公交行業提升發展的必然選擇。
“公司目前主要還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管理,很難實現實時調度和對駕駛員操作的監管,市民無法順利獲知公交動態信息,導致公司在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上受到制約。”區公交公司副總經理蘇勝偉表示,“智能公交項目建設,既能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也有利于北侖公交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根據方案,智能公交系統項目包括智能公交調度、智能信息服務和智能公交信息管理三個子系統。智能公交調度子系統通過調度中心、車載設備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可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監控、GPS定位以及集中調度。蘇勝偉介紹說,車載監控設備能對駕駛員運營中闖紅燈、越站等違規現象進行實時監督,還能實現超速自動報警、違規行為自動扣分、事故車輛運營軌跡回放等功能,如遇乘客被偷竊等特殊情況,監控設備還能方便調查及取證。GPS定位系統則可自動監測車輛到達站、出站信息,實現營運超時、離線、車間距等異常情況報警,調度可以實時發出更正指令,保持班次的正常間距,均勻班次密度。若出現堵車、故障、事故等情況,駕駛員還可通過車載顯示屏與調度中心聯系,調度中心可以用語音播報或短信的形式與駕駛員實時溝通。“如此一來,車輛的利用率和正班準點率都能得到很大提高。”蘇勝偉說。
在智能信息服務子系統中,電子站牌、信息臺、互聯網等形成互通。市民可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公交線路、換乘等信息,通過電子站牌的LED屏幕可獲知想乘坐的下輛車已到哪個站、約多少距離及時間、氣象等實時信息。智能公交信息管理子系統則是通過對智能管理軟件、服務器等設備的建設,實現自動報站系統取代駕駛員手工報站、自動IC卡分段計費和數據上傳等功能,進一步提高公交管理的科學化、數字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智能公交系統建立后,公交營運的全過程處在一個受控的狀態,不僅可以及早發現和預防各類隱患,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場站的安全,同時還能規范駕駛員的操作流程,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蘇勝偉說。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