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高峰時,好不容易等來一輛公交車,車內卻擠滿了人,上車吧,太擠了;不上車吧,又不知道下一趟什么時候來,車內是否也如眼前這一輛一樣擁擠。要是有一個辦法能確定公交車行駛位置及車內是否擁擠就好了。如果說以前這只是一個想法,而現在這個想法很快就變成現實。記者20日獲悉,中南大學15名來自不同專業的本科生組建起創業團隊,成功研發出智能公交管理系統。目前,他們已經申請專利,并于1月正式成立諾百瑞科技有限公司。
靈感來源:
從自身乘車經歷萌生創業設想
“我們乘坐公交經常遇到前一輛車擁擠不堪而后一輛車空空蕩蕩的情況。”陳紅波是中南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他說,最初的創業靈感正是萌芽于日常生活中的乘車經歷。“如何讓乘公交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就讀于采礦專業的陳紅波琢磨開了:能不能依靠圖像識別、處理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利用公交車車載終端、手機客戶端、電子站牌以及監控中心,實現三位一體,為乘客提供車內擁擠度等完整公交運營信息?
有了這個想法后,陳紅波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組建了“諾百瑞創新創業”團隊。他們針對城市交通擁堵、公共交通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奔赴多個公交智能化全國示范地區開展調研,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溝通。最后,他們自主研發出“智能公交管理系統”,可以依靠無線傳輸技術和移動終端軟件為乘客提供更為方便、準確的乘車信息。
“在前、后門分別安裝攝像頭,并且進行圖像模糊處理,這樣一來既能準確統計車內人數又能保護隱私。”陳紅波說,系統投入使用后,市民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和觸摸式電子站牌查詢乘車信息。
艱苦研發:
一只手輸液一只手敲鍵盤趕材料
“現在我一看到是波波發來的短信都有點不想點開。”李進展是團隊其中一名成員,她說每次收到陳紅波的短信就知道又有新的任務,“經常晚上一兩點收到他的短信又爬起來寫材料。”一只手輸著液,另一只手還在不停地敲打鍵盤趕材料,李進展說這就是她春節期間的狀態。
據團隊成員曾慶豐透露,他們平均每天都能收到陳紅波3條短信,有些是貼心問候和激勵話語,更多的則是任務安排及催促進展。說到這些時成員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抱怨”是一種樂趣。
“我們進行了100次試驗,都失敗了。”2013年5月,郭慧和另外7名技術成員遭遇重大調試屏障,這時他們已經在小出租屋內待了近3個星期。100次失敗并沒打倒他們,郭慧說:“不記得經過多少次試驗后終于成功了,那時別提有多高興,因為我們離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未來設想:
接下來想往智能家居方面發展
經過一系列研發、調試,2013年10月,“諾百瑞創新創業”團隊開發出“智能公交管理系統”,該系統榮獲第八屆湖南省“挑戰杯”一等獎、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等10余項省部級榮譽。
今年1月,團隊于瀏陽成立諾百瑞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新型公交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技術服務。目前團隊已與森宇科技公司簽訂800萬元的合作協議,而且正與長沙銀行洽談500萬元至600萬元的合作項目。陳紅波說,未來這套系統將在蓬萊、長沙及瀏陽試點,整套系統投入使用將花費1200萬至1600萬元,目前技術已經成熟,系統穩定性達到98%以上,資金到位后產品即可進入投產階段。他表示,先把第一代的公交智能管理系統做好,形成良好市場口碑,接下來,團隊研發將向智能家居方面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