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車撞人時自動彈起保護行人裝置、自動分時段收費治堵系統……這些歐美的智能交通系統會出現在中國嗎?省政協委員胡艷曦在此次省兩會上提議,讓這套系統率先出現在珠海橫琴。
胡艷曦提議,由省領導督辦,在珠海橫琴新區試點運行智能交通系統并全省推廣。原因是廣東省之力經濟總量就即將超過韓國,但交通智能化水平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太大,這與廣東經濟發展水平不符。
歐美智能交通有多好?
1995年,美國就已經規定了包括出行需求管理系統、電子收費系統等智能交通系統的7大領域和29個用戶服務功能。
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12屆智能交通大會上,美國瑪格納公司開發出一種行人保護系統,該系統能夠在汽車不幸撞上行人的時候發揮作用。該系統主要由安裝在汽車前端的壓力傳感器構成,一旦壓力傳感器感受到的壓力符合人的特征,它就會發出信號強制減速,同時操作汽車前蓋自動彈起,構成一個斜面“撐”起行人,盡量避免傷亡事故。
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多年來交通曾擁堵不堪,近年在IBM的協助下,采用交通收費系統來緩解道路擁堵。在這項計劃中,分布于城區出入口的18個路邊控制站,通過識別車身上安裝RFID標簽,根據不同時段對通過的車輛進行收費。高峰時段多收費,其他時段少收費。道路收費系統立竿見影,試運行結束時,城區的車流量降低了近25%,每天乘坐軌道交通工具或公共汽車的人數增加了4萬人。
微軟天津成功案例值得借鑒
“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的智能交通建設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胡艷曦認為,廣東省交通信息集成和應用程度還比較落后,現有的交通終端顯示屏基本上是靜態交通信息,社會交通參與者利用交通信息的程度比較低。
胡艷曦提出,先以珠海市橫琴新區試點,由點及面向全省推廣實施。因為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造和通車,橫琴的前景朝陽。橫琴“智能島”等定位也有利于將政府、地方企業及業界的資源整合利用。發展新一代智能交通,不僅能為實現“內通外連”有效輻射港澳,而且為全省新一代智能交通提供有益范本。
胡艷曦還提議省領導親自領銜督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發改委、交通廳、經信委、公安廳等)制定實施方案并從人、財物上給予保障支持。微軟公司在智能交通領域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橫琴新區可以借鑒微軟在天津開展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等成功案例經驗。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