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記者在常德大道看到,幾個站臺的施工場內,數名工人正忙著焊接鋼筋,目前沿線站臺建設已全面鋪開。快速公交線路投入運行后,全程票價仍將執行1元標準,夏季開放冷氣空調時另加收0.5元,可免費同臺換乘。
面對著越來越嚴重的交通堵塞,市區有一條僅供快速公交通行的綠色通道,是普通百姓的福音。我省首個快速公交系統(BRT)將于明年1月1日在常德與市民見面,屆時,市民將可乘坐這種快速公交車出行辦事。
常德快速公交一期線網圖
BRT在建線路現狀
作為湖南省內首個啟用快速公交系統的地級市,我市計劃投資6個多億,5年內,分二期在市城區主干道實施建成8條快速公交專線,最大的特色就是形成了“方格加環”的快速公交系統網絡。市民今后要去城市的任何一個核心地方,要么可以直達,頂多只需要換乘一次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桃花源路與洞庭大道交匯處的公交站臺的一側是用燈箱和不銹鋼材料封閉的,而另一側則留有多個通道門。站臺內候車區寬約兩米,站臺的南側為安全島過道,由于該安全島過道位于快車道上,為防止機動車沖入安全島過道傷及乘客,安全島的最南側專門設置了一條月牙形的防撞石欄,高約30厘米。市民需要在桃花源路與洞庭大道交叉口方向的斑馬線通過安全島過道進入站臺,安全島過道長約5米,在進入核心站臺前,就能見到一個刷卡投幣室,市民需在這里刷卡投幣后才能進入站臺候車,上車后,市民就不用再刷卡投幣了。
據介紹,這個BRT公交專用站臺是“樣板站臺”,另外的專用站臺除了有小的改動外,基本“復制”這一站臺而建。因為營運線路和50個站臺的建設、智能化調度系統以及快速公交的人員配備還在進行中,原定于10月份開通的快速公交預計會推遲至明年1月1日。綜合考慮地形、街道、路況、周邊建設等情況,我市首先在城市外圍開通了“一主五支”6條干線:
兩條新線路:H1(常德公交總站至德山公交站),全部在常德大道上運行,該線路也是“一主五支”的干線;H16(高職院至柳葉湖),經過人民路、桃花源路、常德大道、柳葉大道至柳葉湖,全長12.9公里。
兩條在原有線路上調整的路線:H11(鼎城區萊茵小鎮至柳葉湖),自鼎城區萊茵小鎮開始,經陽明路、金霞大道、善卷路、沅江大橋、青年路、三閭路、濱湖東路、常德大道、柳葉大道至柳葉湖,全長14.3公里;H15(公交總站至文化宮),自公交總站出發,經常德大道、皂果路、柳葉大道、常德大道、人民路直到文化宮,全長14.5公里。H11是在原20路線上調整的,將起點站從淮陽中學調到了萊茵小鎮,終點站從汽車總站改到了柳葉湖;H15是調整了原101路線,在常德日報傳媒集團前,直往西走柳葉大道,至皂果路到汽車總站。
兩條代替線路:H12(文化宮至海利化工),自文化宮途經青年路、沅安路、人民路、常德大道、海德路德山海利化工,全長13.6公里,代原35路;H13(銀線賓館至德山監獄),途經人民路、建設路、沅安路、常德大道、桃林路、德山大道、崇德路,全長21.8公里,代原26路。
快速公交車閃亮“登場”
從本月3日起,市公交總公司設備技術部部長鄭志武就沒停止過奔波。幾乎每晚,他都帶著一支“迎親隊伍”,將嶄新的12米長的快速公交車接到市公交總站,加完氣之后,再一路送到德山公交總站進行清洗。截至9月20日,他已經接了45臺快速公交車。
停靠在德山公交總站的45輛快速公交車,有42輛是12米長的新型混合動力車,以天然氣為燃料;3輛18米長的柴油車。市政府訂制的還有21臺12米長的天然氣車,預計在10月份,全部66臺快速公交車將全部抵達常德,再由駕駛員試車,最終上路。
“初中以上文化、身體健康、熱愛公交事業、思想素質高、吃苦精神強;持有A1駕駛證,且有2年以上(含2年)駕齡;年齡要求為,男性不超過50歲,女性不超過40歲;無刑事處罰記錄和其他不宜從事駕駛工作的情形……”目前,市公交總公司對招聘的快速公交車駕駛員做出了相關要求。
據鄭志武介紹,12米長的車子可載76名乘客,最大負荷120人,18米長的車子可載155名乘客,最大負荷200人。車廂踏板的高度與BRT站臺的高度基本一致,可以一步從站臺跨入車廂,輪椅、嬰兒車如履平地,極大地方便了老弱病殘上車下車。快速公交車從外形與內設上,都與普通的公交車差別不大,和目前市內運行的1路車相似,但是與1路車相比,快速公交更加穩定、舒適,不會有顛簸感。
9月11日上午,市物價局召開市城區快速公交票價聽證會。市物價局按照“消費者利益優先、票價低于成本、財政予以必要補償”的原則,擬定快速公交票價為每人次1元,夏季開放冷氣空調時另加收0.5元,免費同臺換乘,即只要是在換乘點,市民可以下車上到另外一輛車,去不同的方向,而且不再交錢了。
與此同時,市公交總公司所有的部門也在有條不紊地按計劃展開工作。工會正在制作工作人員樣板制服,人力資源部在招聘快速公交車司機,優管辦則制定出了駕駛員、站務員的培訓方案等等。快速公交辦公室主任朱正輝則一直忙于各方協調,他告訴記者,在常德市慢慢駛向BRT時代中,市公交總公司更多地是扮演服務員的角色,爭取以最佳的軟件服務匹配高標準的硬件建設,給市民一個最佳的出行環境。
智能系統將全程護航
9月19日,在桃花源路上,施工人員正在豎立一根安裝監控探頭的桿子。為確保快速公交的安全、方便、快捷,快速公交車專用道不允許其他機動車、非機動車或行人進入,通過沿線設置的交通監控設備,對整條路線全程監控。在專用道沿線的主要路口設置闖紅燈自動抓拍系統,在重要路段設置違法駛入自動抓拍系統,實現對所覆蓋路線的自動化管理,保證專用道不被社會車輛占用。
BRT快速公交系統是介于快速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通常被人稱作“地面上的地鐵系統”。它具有車道專用、大容量、信號燈優先等特點。專用車道是快速公交的最大特點。和北京、杭州都不一樣,我市的快速公交車道設在路中間,站臺也在路中間,快速公交有它專門的車道,其他車輛則不允許借用。為了更好地利用快速公交道,我市并不采用設置隔離欄的做法,而是采用“虛擬隔離”,即由交警部門安裝探頭,對路面實施監控,禁止其他社會車輛借用快速公交專用車道。
像所有生來就是為了打破舊秩序的新生事物一樣,BRT也曾備受質疑:“專用車道、站臺為什么放在路中間?行人怎么安全過街?”徐康明教授告訴本報記者:“從國內目前已經實施快速公交并取得一定效果的城市的專用道形式分析來看,我們也從公交車速、橫向干擾、可靠性、交叉口沖突、站臺可達性和安全性、可持續性等方面進行了科學化論證,認為中央專用道在運行質量上明顯優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