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ㄐ录悠拢┍镜赜性絹碓蕉嗤\噲霾捎秒娮邮召M系統,但是路邊停車還得使用傳統的紙張固本支付停車費。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正探討借助新電子技術取代停車固本,讓駕車者免掉購買及“撕”停車固本的麻煩,同時減少取締超時或違法停車所需的人力。
市建局日前發出方案征求書(RequestforProposal),邀請承包商利用市面上完善的智能交通技術,為路邊停車設施研發及測試新的電子停車付費系統,讓駕車者可直接通過安裝在車內、類似閱卡器的行車器(onboardunit)支付停車費。
這不但可為駕車者提供便利,當局也無須調派大量人手到停車場逐車檢查停車固本。自動化收費系統除了可讓駕車者能按實際停車時間支付停車費之外,也便于市建局加強對路邊停車設施的管理,舒緩停車位不足的問題。
市建局發言人受詢時說,科技日新月異,市面上一些技術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簡稱GNSS)、車載無線服務(VehicularWiFi)及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已改進了許多,可探討用以研發路邊停車付費系統。
他說:“這次方案征求書是要了解私人領域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方案,既要經濟上可行,又適合廣泛使用。”
市建局也指出,有關工作仍處于探索階段,該局不準備馬上改變現有的停車收費系統。“現在最好的選擇是盡可能繼續把更多停車場改為閘門式停車系統。”
市建局共管理全島4萬6000余個公共停車位,其中約三分之一(1萬7000個)是路邊停車位,當中不少設在市區內。采用電子收費系統的停車場有15個,但由于這類停車場需要安裝閘門,在車輛進出時收取停車費,因此有關技術不適用于路邊停車設施。
陸路交通管理局在研發的新一代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RP),已證實可用GNSS技術確定車輛位置,可按車輛行駛實際路程向車主收費,也可通過行車器讓駕車者支付路邊停車費。目前還不清楚兩家機構研究的系統日后會如何互補。
承包商九個月內須完成測試
有關招標定在12月2日截止。招標規定,承包商一旦簽訂合約,須在九個月內完成相關測試。首階段工程包括設計、開發及裝置系統;次階段則是展開技術測試,然后協助市建局操作及進行數據分析等。
招標書也列明,新的電子停車系統將包括一個安裝在車內的行車器,除了可讓駕車者扣除停車費,也可收集停車信息和收費數據等。此外,也有流動執法車隊展開自動稽查工作,并取締違法行為如拍攝胡亂停車的車輛的照片或錄像。
新系統須可供所有在新加坡注冊的車輛使用,也可讓外國注冊車輛支付停車費。
一家不便具名的停車場系統開發公司受詢時透露,要向停放路邊的車輛自動收取停車費,最直接的做法是在每個停車位附近設置可接收信號的天線裝備,根據停車時間從車上的閱卡器扣除停車費。
但是負責人透露,這類天線裝備并不便宜,每個估計要1萬3000元,而且也得在路邊裝置一個可記錄車牌號碼的器材,一旦車主未把現金卡插入閱卡器或卡內不夠存額時,可自動“抄牌”發出罰單。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