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發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對于公路收費系統的研發。此后,1999年,由科技部、交通部等多個部門組建了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始對智能交通系統進行重點的科技研發。“十一五”期間,交通部規劃司專門制定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指出,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需要提高運行效率,改善服務質量,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務,力爭在交通信息化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交通領域的信息化已經作為交通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中也把智能交通系統作為交通領域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
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在中國開展的時間較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2008年,中國公路智能交通市場規模超過220億,預計未來5年仍將以超過25%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從區域發展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等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設已經初具規模,而中西部地區的智能交通系統主要還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城市內部的智能交通系統還有待于繼續建設和完善。
智能交通產業的發展速度和方向與交通設施的建設情況密切相關。公路和城市路網的新建、改建、優化都將帶動智能交通領域投資的增加。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8335.42億元,同比增長7.2%,比2007年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公路建設投資6880.64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加快1.9個百分點。截至2008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373.02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64萬公里。
全球著名增長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預計2009至2010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將持續增加,達到10,000億以上的規模。未來5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還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智能交通產業范圍廣泛,公路、水運、航運、軌道交通等網絡的高效運行,都需要相關功能的系統進行支持。本文主要關注的公路智能交通系統主要應用于:省際公路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等領域。
·省際公路交通管理
省際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包括:國道、省道等城市之間的公路管理和高速公路管理系統。目前主要應用的系統為收費管理系統。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國家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和服務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技術標準。目前該標準已經受到美、日等國際企業的認同。不久的未來,ETC系統將在區域甚至全國進行聯網。目前,該項目的示范工程已經著手在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區域進行建設。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交通需要涉及到城市中交通管理、建設、公安等多個部門的協作,因此需要建設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平臺。交通管理平臺也將作為目前很多城市正在建設的應急聯動系統的一部分,在城市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中起到相應的作用。
城市道路管理系統中還包括信號燈控制系統、路況指示系統、車牌識別系統、道路視頻監控系統等。信號燈控制系統和路況指示牌主要幫助管理部門和車輛更了解所處的路況條件,以便進行最合理的道路管理和道路選擇,提高道路運輸的效率。車牌識別系統和道路視頻監控系統除提高道路運輸效率外,還對城市治安監控起到一定的作用。道路視頻監控系統是以上系統中只用最為廣泛的系統,在眾多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設中,道路視頻監控已經被納入建設范圍。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城市智能公交系統是主要針對城市內部公共交通的指揮、管理、調度、應急等方面智能系統。城市智能公交系統主要實現對城市公共交通線路、車站、車輛的全面監控。通過各種輔助設備預知并合理調度公交資源,優化公交系統。此外,智能公交系統還可以與道路交通管理系統進行協作,實現既定的城市交通策略。比如,北京奧運期間通過GPS對公交車定位,和信號燈遙控系統協作,實施“公交優先”的交通策略。
智能交通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尚不完善,未來還有眾多領域有待于開發,市場前景廣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繼續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