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哪條路,警力能最快到達,罪犯逃竄,可能經過哪個路口,都可以通過電子地圖模擬判斷;涉案車輛被鎖定后,駛上主干道便會被實時管控;監控探頭71萬余個,圖像可以跨區域共享……
8月7日日,遼寧省公安廳邀請國內數字通信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授課。相關人士透露,遼寧公安已全面搭建警務綜合平臺、信息研判平臺、地理信息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四大平臺”服務信息化時代的“實戰”需要。其中地理信息平臺堪稱警用“電子地圖”,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為日常警務管理、犯罪分析與預防、指揮決策等警務實戰提供支撐。該平臺的功能有13項之多,包括:
1、根據數據庫和出事地點信息,快速查詢事故發生地附近的警情、警力、社保、安防信息以及交通和建筑分布狀況。
2、繪制疏散路線,指揮受難者迅速撤離。定位緊急避難所,并根據避難所的接受能力和距離、到達時間分配受難者,進行緊急救援物資的合理配給。
3、通過路徑分析和模擬,用圖形方式精確而直觀地表示出在多種交通狀態下,多個出警方案到達出事地點的時間,實現最快處警。
4、火災救援、罪犯追蹤等進行預案模擬、預案查詢、網絡模擬訓練。
遼寧省公安廳信息中心組建后,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一級信息中心。現今,多項相關基礎設施得以啟用,正為公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如對全省主干道機動車輛進行實時管控,可實現“一點布控,全網響應”;全省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建成,社會面視頻監控探頭總量達71萬余個;依托全省公安3G無線圖像傳輸系統,可與衛星圖像傳輸系統優勢互補,圖像傳輸的時效性進一步得以提高。
數據、帶寬、網絡、信息資源庫;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這些詞匯正逐漸在公安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相關人士說,在公安基層工作中,各種信息將實現整合研判,“從海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中發現有價值的犯罪線索,做到有效防控、準確預警、精確打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