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高德大戰已經過去近一個月,雙方暫時退兵回到營地休整。當看客們等待看下一場地圖大戰時,似乎哪些曾經活躍在各個小眾市場的二線地圖廠商被我們遺忘了。
巴人最近拜訪了多位地圖從業者,面對二線地圖廠商的生存狀況,他們不盡相同的認為:未來的地圖市場將屬于巨頭,二線地圖廠商正面臨危機,但市場機遇仍然存在。
1、靠免費為生的地圖廠商優勢不再。
百度高德免費大戰不久后,巴人采訪了高德副總裁郄建軍,在他看來高德和百度之間的免費戰,其實形成了兩個局面,一方面導航、地圖市場2C收費已經不可能。其次,依靠免費獲得用戶的導航軟件由于不具備技術優勢,已經喪失了在導航及地圖市場的價值。
持這一觀點的業內人士并不在少數,對于導航產品來說,其最需要滿足用戶兩點需求,一是定位精確,二是路線規劃精確且最簡,這兩點都離不開大數據的積累和地圖技術的支持。
目前來看,市場上具備這一技術的廠商并不多,高德和百度排名前兩位。但此前受于收費影響,不少用戶對于這兩款軟件望而卻步。而轉而使用了導航犬等免費導航產品。
在巴人與公眾平臺粉絲的一次聊天中,部分粉絲表示,導航產品的優劣在司機眼中實際上是暴露無遺的,高德百度導航免費后,他們均放棄了原先免費的導航產品轉移至高德百度門下。
2、O2O大潮,二線地圖廠商切入很難
某二線地圖廠商總經理L君表示,目前來看,二線地圖廠商侵入O2O并不現實,對于當下的受眾來說,使用地圖切入O2O市場還并不成熟,二線地圖廠商沒有教育市場的資本。而對于地圖廠商來講,進入O2O市場需要大量的資源儲備,和平臺級體系,這也并非二線地圖廠商所擁有。
該產品對此的應對策略是“靜觀其變”,作為二線地圖廠商中的一員,其目前正安心于對地圖本身功能的改進,按照L君的邏輯,目前,用戶使用地圖解決的需求依然以“位置”為主,與其花大成本教育市場,不如深耕好位置服務本身。
3、巨頭侵入,二線地圖廠商機會不多
對于BAT來說,各家目前已經基本理清了自己的地圖思路,百度利用以往資源切入O2O,阿里整合高德門址資源發力電商,騰訊則可借地圖助力社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騰訊對SOSO的調整中,騰訊并未讓出SOSO地圖,也并未準備整合其它地圖資源,而是選擇將SOSO地圖并入騰訊集團并更名為騰訊地圖。
對此,某O2O產品創始人對巴人透露,騰訊目前正在與嘀嘀打車及旗下投資的部分產品進行地圖層面的對接,并已告知合作伙伴未來將可騰訊地圖數據。未來騰訊發力地圖將毋庸置疑。
而不難看出,具有資源、技術、渠道、資金的BAT并沒有給其它地圖以更多想象空間。
呃,唱衰者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巴人此文的目的也并非做空二線地圖廠商,下面我就班門弄斧給各位二線兄弟們提些小建議。
1、對產品進行差異化改造,探索新領域
目前除了少數廠商外,各家二線地圖廠商均處于沒爹、沒娘的單打獨斗狀態,阿米巴基金合伙人李治國對此認為,二線地圖廠商未來最大的生存機會將是垂直領域的地圖需求,與大公司去拼采集POI數據非常不現實。
而從另一個層面講,目前的二線地圖廠商完全可以嘗試探索新的地圖領域,如眾包地圖、室內導航、垂直領域地圖等均存在不同程度市場空白,大膽進入新領域,或是抄巨頭后路的不二方法。
2、解決巨頭大而全的產品痛點
二線地圖廠商總經理L君認為,巨頭筆下的地圖產品仍然有很多漏洞,包括產品形態在內其實并不能被太多消費者認同,密集的O2O選項讓產品眼花繚亂從而喪失了對用戶的友善。
目前,市面上對地圖產品形態有較大改進的如老虎寶典,轉戰O2O后的老虎寶典修改了以往以地圖為首頁的標準地圖形態,轉而以選項卡的形式面對消費者的需求。當然,這并非代表這一模式的成功,巴人對此也仍保持謹慎態度。但大膽推出與巨頭的差異化產品形態絕對值得二線地圖廠商借鑒!
3、等待被收購
或許這是各家地圖廠商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李治國對巴人表示,收購可能是二線地圖廠商最好的生存機會,但是否巨頭愿意就難有定數了。事實上,目前來看,二線地圖廠商在并不具有能被地圖巨頭收購的優勢。
一位高德內部人士表示,高德從未有過打算收購其它地圖廠商的想法,主要因為,目前二線地圖廠商的用戶和高德百度等巨頭重疊程度較高,同時,往往經營欠佳,收購只會給巨頭帶來更多問題。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