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當前技術發展進步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智能手機從誕生之日起就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同樣,作為多類先進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智能交通系統也日漸受到智能手機的影響。
作為當前技術發展進步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智能手機從誕生之日起就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同樣,作為多類先進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智能交通系統也日漸受到智能手機的影響。很多之前在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或無法實現的系統通過智能手機一一得到了實現。
例如,今年4月,“支付寶錢包”已經和第三方服務商“無憂停車”合作在北京正式開展“智能停車”項目試點。實際上就是通過高清攝像頭識別車牌號、支付寶錢包公眾號自動計費并交費,來實現“不停車通行”。從而,一方面簡化了停車的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了支付的效率。
當前,國內外一些大的信息產業領域廠商由于在市場占有率、資金等多個方面的優勢,已經迅速對多個領域展開滲透工作,而智能交通系統領域也成為被其關注的對象。而且正是由于這些廠商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的積累和優勢,很可能在某些智能交通領域(例如與交通服務相關的方面)做出很有特點的成果,從而對智能交通系統領域的發展帶來根本性的影響。
手機技術革新交通信息服務更全面
從技術上談,智能手機對智能交通的影響將是全面的,從信息采集、到信息的處理、展示等多個方面。
在交通數據采集和檢測方面,一方面智能手機可以作為類似浮動車的終端提供位置、速度等方面的信息,通過智能手機的位置信息所提取的出行鏈信息則會對我們深刻理解居民出行規律、掌握城市或區域的總體出行需求提供強大的支撐;另一方面基于各類的手機APP可以采集一些非結構化的數據,實現“大數據”的采集工作。
從信息的展示來看,不僅智能手機取代了之前的電腦顯示器,使得通過網絡服務的交通信息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智能手機查看。隨著蘋果、谷歌陸續推出車載系統,開始“搶占儀表盤”,智能手機也可能在未來取代之前車載的LCD屏等顯示終端,從而實現交通信息服務、顯示終端的整合。
在應用系統方面,目前眾多基于智能手機的新的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不斷涌現,例如打車軟件、微信交通信息發布、智能停車等。還有,此前我國ETC發展的步伐一直較為緩慢,在可見的將來,是否基于“支付寶”之類的移動支付手段會取代ETC形成新一代的收費系統?令人期待。
市場格局改觀行業管理模式迎挑戰
從對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的影響看,由于基礎設備投資大、直接經濟效益低,傳統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大多是以政府投資、政府組織為主的模式推進。正是因為如此,政府尚可按照自己的一套組織模式按部就班的緩慢推進。
而智能手機對智能終端的促進,一方面,使得部分實力強勁的信息產業廠商開始迅速介入智能交通系統;另一方面,高效的特殊推進模式使得相關系統的發展也極為迅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打車軟件似乎是一夜之間覆蓋了全國各地,影響著數以億計的交通參與者的同時,對傳統的交通運營、組織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政府在智能交通系統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可能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系統推進方面,還需要在其發展評估、行業監管方面具有迅速響應的能力,從而及時引導社會力量為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所用,且符合交通領域的全體效率最大化。
今天是打車軟件,明天可能就是智能停車、智能車輛共享等,如何迅速對其做出反應,制定符合國情的系統性管理方法,會是智能交通系統領域發展的新挑戰。
(作者:李瑞敏,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