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發展戰略的出臺,城市智能交通未來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未來三年全國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將有顯著提高。隨著國家對交通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投入力度的加大,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專家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將達1820億元。而與智能交通緊密相連的安防行業將受益頗豐。
該發展戰略提出,建成能夠基本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需求的智能交通體系、關鍵技術體系、標準體系以及產業,實現跨區域、大規模的智能交通集成應用和協同運行,讓智能交通成為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的主要手段。細化戰略目標主要包括技術、集成應用、產業化和標準化四個重點。其中,產業化是業界關注的焦點,而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和推動重點領域突破是關鍵。
在關鍵技術方面,該發展戰略明確支持數據實時獲取、人車路船岸信息交互、交通的數據分析處理等關鍵技術;集成應用方面支持公共交通服務和城市交通協調管理、交通運行監管與應急處置、出行便利化和信息服務、貨物運輸的組織和優化。
該發展戰略主要面向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不涉及民航、鐵路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但在多式聯運、綜合樞紐、綜合交通信息服務等方面,充分考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
城鎮化和汽車普及進程的加快,不斷加劇各大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成為困擾我國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統計顯示,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僅為10.6平方米,遠低于國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5-20平方米的水平;同時,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率增長,而城市道路的增長率僅為3%左右。因此,智能交通成為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緩解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交通部此次提出的《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戰略》將是我國智能交通發展的一個新契機。
根據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的初步構想,到2015年,實現對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橋梁、車輛區域、交通運輸狀況等感知和監控;出行人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其熟悉方式獲取所需出行計劃和實時出行信息,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分擔力,緩解城市擁堵,便捷出行;實現對危險品運輸車輛、船舶、長途客運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車和軌道交通的全過程監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系統和海事信息服務系統。
為完成上述目標,智能交通發展戰略擬將技術、集成應用、產業化和標準化作為重點。
其中,有關“產業化”的提法尤其引人注目。交通運輸部擬將掌握的交通信息資源有序開放,如將就路況、氣象等大量動態信息與交通信息服務商展開合作,這將掀起企業參與智能交通的熱情。
智能交通按照應用領域,主要分為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有關專家指出,各細分領域的智能交通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就投資機會而言,城市交通的機會最大,高速公路的投資機會最少,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的增長速度最快。
據中國交通技術網統計,2011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級項目數量達195項,同比增長129%;千萬級項目市場規模合計57.9億元,同比增長180%。
隨著交通部《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戰略》的出臺,城市智能交通未來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未來三年全國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將有顯著提高。隨著國家對交通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投入力度的加大,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專家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將達1820億元。
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GPS、地理信息和系統集成環節。投入智能交通產業的企業大體可分為設備提供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和平臺運營商,智能交通的各環節均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前端設備如傳感線圈、視頻、微波等投入較少,應用較廣,所以發展較快。另外智能交通的發展也將直接驅動市場對視頻監控等安防領域的產品的需求。安防作為交通領域應用方面最廣泛的行業之一將直接受益于此次《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戰略》的出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