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黃金周讓北京在9月的最后一個周末迎來了全年“最堵周”,屆時,全市交通將會呈現“多重壓力相互交織,交通擁堵明顯加劇”的運行規律。堵車現象,越來越成為大城市的難題,收取交通擁堵費或許為緩解交通緊張的策略之一,我們不妨看看其他國家的例子吧。
紐約:由于市民反對收費方案暫時擱淺
為改善紐約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紐約市長布隆博格在2008年4月曾提出效仿英國倫敦,對工作日早6點到晚6點之間進入紐約曼哈頓86街以南的機動車收取8美元的“進城費”,卡車需付21美元。紐約擁有86臺閉路電視對全市5個區的主干道交通狀況進行監控,為工作人員處理事故和交通擁堵提供實時信息。
但隨機抽樣調查表明,紐約市民對這個方案沒有熱情。紐約市及周邊城郊61%的居民反對布隆博格的方案;曼哈頓區居民中贊成和反對的比例相當,各為48%和46%。最終這項政策擱淺。
而在美國加州圣迭戈市嘗試了管制和收費并用的方法,公路旁修建快速通道供公共汽車使用,但也允許小汽車付費進入。收費根據交通狀況每6分鐘就改變一次,大約在50美分到8美元之間,司機們可以花錢買時間。
倫敦征收擁堵費的城市:進城需提前交費800個攝像頭驗證車牌號
同世界其他大都會一樣,倫敦市區的交通擁堵現象十分嚴重。早在上世紀90年代,倫敦市政府就考慮收取進城費以緩解市區的交通擁堵現象,但因阻力較大,推遲到2003年才付諸實施。
為了緩解倫敦市中心區擁堵現象,從2003年2月17日起,倫敦開始征收市中心交通擁堵費。收費標準是每輛車每天進入收費區一次性交納5英鎊的“進城費”。2005年7月又調高到8英鎊。倫敦市政府規定收費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晨7:00至下午6:30,在這一時間內進入該區域的司機事先要通過電話或互聯網等方式向有關部門提供信用卡賬號付費,并注冊車牌號。收費區內設置了大約800個攝像頭,專門識別車牌號。如果你沒有付費,它們馬上就會認出來,第二天你一定會收到一張讓你追悔莫及的高額罰單。
這個措施一開始曾遭到市民的廣泛爭議,但后來大家發現,市中心的車輛減少了30%,車流的速度快多了。而且市政府將“進城費”這筆收入用于公交系統的改造,使整個倫敦的交通狀況進一步改善。
收費也引起倫敦商業環境發生微妙變化。許多離市中心較遠的市民上班開車但不進入收費區,而是把車停在周邊停車場,這些收費停車場賺了不少。由于出租車不必交擁堵費,出租車司機在收費區里的生意更好做了。另外,提高燃油稅、限制家長每天用私家車接送孩子上學也是英國限制汽車使用緩解路堵的重要措施。
羅馬:9座以上巴士交費入城外地私家車不準進市中心
比較起倫敦,羅馬的措施更嚴,收費而可以進城的只是9座以上的巴士,外地私家小車壓根就是不讓進羅馬市中心。要是開車硬闖,市內有無數個攝像探頭,想不被拍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回頭就要交上幾百歐元的高額罰款,因此硬闖的人很少,雖然羅馬市區的道路狹窄而曲折,但市內交通基本上還算順暢,不怎么堵車。
新加坡:司機無需停車電子系統自動掃描扣費
“交通擁堵費”早已在歐美地區流行,不過世界上最早吃螃蟹的是新加坡。1975年,新加坡就開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區域征收“交通擁堵費”,除公交車輛外,進入收費區的車輛都要繳費。
當時限于技術落后,只能手工收費,就是要求進入中心區的車輛必須購買“區域通行證”,否則就視為違法。只有一種情況例外,若車上有4個人,就可以免費。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時間,經常有成人站在路邊等待免費搭車,司機也樂意搭載,因為湊足4個人就可以不用付費。
然而,這種收費方式難以根據實際流量和車速來進行適時調控,耗費時間和人力。1998年,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實行公路電子收費(ERP)的城市。新加坡交通最繁忙的時候,一般是上午8點至9點,下午5點至7點,車輛最密集的地方是中心城區。在中心城區的主干道上方,都設置了電子收費系統。新加坡除了自行車以外的所有車輛,都安裝了一個手掌大小的儀器,可以插入現金儲值卡。當經過電子收費系統時,司機無需停車,收費器就可以自動掃描扣費。而收費則完全根據車流量自動進行調整。
東京:不收擁堵費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日本沒有收擁堵費,這主要源于日本人公交出行意識很強烈。在日本東京,家用汽車平時都是放在車庫里,上下班都是乘地鐵。一則是因為乘地鐵才能準時上下班,二則是公司里只有總經理和董事長才有車位。日本專家到中國來訪問,他們就很吃驚,他們說你們上下班都要開車啊,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他們眼里,肯定是要坐公共汽車上下班的。自己買的車一般只用于周末休閑或是周末度假。大多數日本人上下班都是依靠公共交通系統。交通路況電子信息牌實時顯示路況信息,以供交通人員疏散擁擠路段和人們選擇行車路線。
斯德哥爾摩:擁堵費分時段收取每天不超過60瑞典克朗
為了緩解交通堵塞以及改善環境,鼓勵更多的駕駛者使用公共交通,或者避開交通高峰時間出行。200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效仿倫敦和新加坡,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時,決定試行對進入市中心的駕駛者收取擁堵費。從上午6:30至下午6:30,駕駛者在進城或出城時須支付10至20瑞典克朗不等的擁堵費。具體金額要根據不同的時段收取,但每天最多不超過60瑞典克朗。自行車、緊急車輛、特定商用車以及國外牌照的汽車不在擁堵費征收對象中。在2006年初,斯德哥爾摩市內及周邊的交通量減少了20%。
(王茜 綜合編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