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0年12月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共同下發《關于促進高速公路應用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ETC設備開始大規模應用,并提出了未來五年推廣規模的指標。無論是從產業規模、企業規模,還是從國內外發展情況對比來看,智能交通未來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中國智能交通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中國智能交通系統已從探索進入到實際開發和應用階段,且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態勢。
從產業規模來看,在第二屆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研討會上,有關專家提到,2012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包含智能公交、電子警察、交通信號控制、卡口、交通視頻監控、出租車信息服務管理、城市客運樞紐信息化、GPS與警用系統、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和交通指揮類平臺等10個細分行業的項目數量達到4527項;市場規模達到159.9億元,同比增長21.7%。
從企業規模看,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在3S領域,國內雖然有200多家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統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比于國外智能化和動態化的交通系統,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2013-2017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智能交通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在美國的應用率達到80%以上,2010年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525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為750億美元、車載設備為3500億美元、服務等領域為2000億美元。歐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產生了1000億歐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高清智能交通,應用全面開花
高清卡口及電子警察提出已有幾年時間,但真正應用起來不過在最近兩年。系統不但具備工控式高清產品,還具備嵌入式高清產品,并且用一個平臺對各種前端數據進行統一處理。平臺使用websphere做為應用程序服務器,采用oracle做為數據庫,完全超越公安部對于系統安全性能要求。
1、高清雷達觸發測速抓拍系統
前端抓拍系統采用窄波雷達的多普勒效應檢測技術,,不僅具備各項卡口功能,還提供測速處罰功能。使用高清晰工業級CCD百萬像素抓拍一體機,獨立完成所有過往車輛抓拍及智能頻閃燈的觸發,并將抓拍的圖片通過網絡傳輸至中心,有車牌識別主機進行識別,以及信息疊加,將處理過的圖片,送至中心管理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所有的路口抓拍記錄由中心服務器統一管理,各管理工作站可以對各路口抓拍記錄進行實時查詢管理,與此同時每個方向使用一個標清攝像機進行道路實時監控和錄像。
2、高清電子警察系統
使用200萬CCD高清網絡攝像機,采用純視頻抓拍方式,每臺相機監控兩到三個車道。高清網絡攝像機自動拍攝違法車輛的三張全景(兼特寫)圖片,高清網絡攝像機同時聯動LED頻閃補光燈進行補光,保證圖像清晰可用。為確保所拍照片能作為交警執法依據,將連續保存三張能夠反映車輛動態運行的高清晰度全景(兼特寫)圖片,其中第一張圖片為車輛在紅燈期間未壓停車線時的圖片,第二張為車輛在紅燈期間壓在停車線或者經過停車線的圖片,第三張為車輛在紅燈期間經過停車線后繼續行駛的圖片。所有處理結果都通過網絡傳輸至中心的闖紅燈處理主機上進行存儲、信息疊加,存儲信息通過傳輸系統自動上傳給服務器管理系統后(可進行人工控制下載到相關存儲媒介),應用計算機進行相關業務處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