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大步發展,交通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當代交通的發展方向是融入了智能交通技術的安全、快捷、可持續的交通,這也是當前交通發展的需求。
智能交通系統(簡稱ITS)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管理系統。國際上各國都很重視將無線通訊技術應用在智能交通領域,并把它作為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技術支撐點。
國內外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狀況
1.國外現狀
(1)美國
美國ITS研究領域中的出行及交通管理系統涵蓋的范圍比較廣,主要包括路上駕駛員信息系統,路線引導系統,出行者服務信息系統,交通控制系統,交通突發事件管理系統及車輛排放物的檢測與控制系統和公鐵交叉口管理。
(2)瑞典
處于瑞典北部城市Pite和Lule之間的E4公路路段成為瑞典最智能的一段公路,一段4公里的E4公路上安裝了400個信息發布裝置,這些裝置利用無線網絡為駕駛員提供信息。智能公路的傳感器連接在瀝青與膠合劑鋪成的路面,利用太陽能電池工作,該裝置的顯示燈可變換顏色,提前幾百米就可對結冰路面和危險情況作出警示。
2.國內現狀
我國在發展ITS的基礎條件上還有較大差距,加上我國特有的混合交通特點,以及城市結構、路網結構、交通結構的不完善,在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方面,國內有北京、南京等城市走在前列。
(1)北京
近年來,北京交管部門總體規劃、總體設計、建立起了高度集成、協調統一,適應國際化特大型城市混合交通流特點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揮控制系統,并在交通管理指揮調度、交通控制、交通采集、信息服務四大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建立了包括視頻監控、事件監控、交通流檢測和違法監控的智能交通綜合檢測系統,實現了道路交通流、流速、車輛占有率的檢測、違法行為監測和交通意外事件監測等功能。建設了交通信息發布系統,在對路網流量信息進行深層次挖掘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大型室外可變情報信息板、互聯網站、廣播電視等多渠道,以文字、圖形、視頻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發布包括實時路況、交通管制、交通預報和行車路線參考等權威信息。
(2)南京
南京作為江蘇省智能交通誘導服務系統的試點城市,利用現有交通管理措施、整合和共享交通信息資源、發揮現有道路的交通效率,不斷提高交通的機動性、安全性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和改善公眾出行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建立中國第一個真正能應用于政府和社會公共服務,并能商業運營的智能交通示范系統。系統可通過互聯網、交通誘導屏、指路系統、移動通信、車載導航終端、廣播電視電臺等多源發布方式及設備向交通出行者提供全方位實時動態交通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實時路況信息、實時停車位信息、交通服務信息、生活服務信息等。
現有無線通訊技術簡述
1.無線傳感器技術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一種融合短程無線通訊技術、微電子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的新技術,逐漸被用于智能交通系統等需要數據采集與檢測的相關領域。無線傳感器網絡具備優良特性,可以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信息采集提供一種有效手段,可以監測路口各個方向上的車輛,根據監測結果,改進簡化、改進信號控制算法,提高交通效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