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路橋交警大隊通過政府財政撥款2000多萬元,對城區使用近8年的交通指揮系統和城區道路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目前,智能交通系統的各項設備已安裝完成投入使用,民警坐在指揮室里,就可實時監控路橋城區64個主要路口和10條重要道路。
“電子警察”全面升級
近年來,城市道路不斷擴建,交通工具迅猛增長,在用的交通指揮系統部分設備陳舊老化、功能不全等問題日益凸顯。截至目前,路橋區道路通車總里程達597公里,機動車保有量近16.8萬輛,是10年前的6.8倍,駕駛員保有量達14.5萬人,是10年前的3倍多。
面對嚴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路橋交警大隊大手筆規劃建設智能化交通項目,對城區路口路段所有交通科技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和擴建,啟用新的“電子警察”抓拍系統,增加了車管信息自動錄入、實時錄像、車輛布控自動報警系統等功能,具有智能治堵、預防事故、提高事故處理能力、打擊交通肇事逃逸、打擊交通違法行為等功能。建成了以指揮調度平臺為核心,集智能交通管控平臺、交通視頻監控、高清卡口、超速監測、交通信號燈控制、交通誘導等多個子系統于一體的道路交通指揮系統和監控管理網絡。截至目前,大隊新增19處路口“電子警察”和6套LED顯示屏,升級改造64套視頻監控、10套高清卡口、7套逆向抓拍和4套6F測速系統,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科技含量。
在日常執勤工作中,交警可以利用指揮系統抓拍路面的違法停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動態交通違法行為。遇有交通事故、交通堵塞、惡劣天氣等突發情況,值班人員可及時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實時查看現場情況,調整勤務部署,進行指揮調度。
“綠波帶”助順暢出行
騰達路、泰隆街,因為紅綠燈多,紅綠燈變換等候經常造成車輛交通擁堵問題尤為突出。
為充分發揮交通指揮中心優勢作用,路橋交警大隊根據交通流量變化,考慮城區道路實際情況,對路橋泰隆街、騰達路、路澤太一級公路設置了雙向“綠波帶”,駕駛人經過以上三條道路只要按一定速度(高峰40碼、平峰50碼)行駛,一路上基本綠燈。交警大隊還結合平時路面執勤和車流量變化,通過遠程控制調整左轉、直行時間,在信號燈路口設置左轉彎等待區,在交通流量大的時候自動增加綠燈時間,同時增加綠閃、黃閃時間,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誘導功能護航平安
為加大科技強警力度,有效提升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今年上半年,路橋交警大隊科技部門著手建設交通信息誘導發布系統,在城區路橋大道、中心大道、75省道、新安南街、路院一級公路、104線(馬鋪)等主要路口新增6套交通LED誘導顯示屏。電子誘導屏投入使用后,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交警部門的道路管理壓力。
據悉,這6套顯示屏均采用點陣顯示的方式設計,具有高亮度、數字化和遠程控制等優點。交警可根據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及夜間視線不好的環境下,提示駕駛人注意行車安全,謹慎駕駛;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出臺,可以提前向群眾告知;相關道路施工改造信息,提前在誘導屏上發布,提醒駕駛人根據提示選擇出行路段。它還用于交通安全宣傳,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標語、公益廣告和交通事故警示片,曝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讓駕駛人隨時隨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從而有效地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科技警務裝備用于一線
以往,交警開出一張罰單48小時之后才能被錄入電腦生效,配備了移動警務通后,開出的罰單一分鐘之內就會生效,使走“后門”和說情者無機可乘;而且這種科技裝備不僅能快速查證搜集駕駛人、機動車信息,還具備視頻取證功能。
交警現場演示了這臺設備:輸入民警姓名和密碼,該設備就可接入遠程網絡,如果需要查詢機動車或駕駛證的詳細信息,只需按操作程序輸入車牌號和駕駛證號即可,如果處罰違法駕駛人,只要輸入該駕駛人的違法類型,屏幕上就會顯示該違法行為相對應的罰款及計分數額,而且違法行為記錄確認一下即生效。此外,大隊所有巡邏警車全部安裝上“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指揮中心能實時監控隨時通報警車的具體位置,車輛的運行狀況一目了然,有助于加強警車管理。通過強化科技保障,實現信息主導下的“管、防、控”一體化管理模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