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為堵車么CEO趙林(TechWeb配圖)
8月14日消息,住在城市里的人們,想必都已經習慣了堵車這件事。開車出門的人們通常會選擇收聽交通廣播來了解最新的路況信息,不過,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局限性,例如,電臺無法為每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
針對這一市場,已經有很多開發者推出了不同類型的手機應用,例如路況電臺,掌城路況通,路況交通眼等。其中有一款應用在年初獲得了新浪汽車微博應用開發基金提供的豪華級開發基金20萬元人民幣,這款應用就是由趙林開發的"堵車么"。
堵車么獲得這個獎項的時候,趙林還是單槍匹馬的個人開發者。而現在他已經找到了合作伙伴,成立了公司,并且在近期推出了堵車么iOS2.0.1版。據趙林透露,堵車么Android版也將在1個月后推出。
據了解,堵車么新版上線后兩周的時間里,用戶數已經過萬。此外,目前上海、南京、沿海城市以及廣州、深圳地區的用戶相對比較活躍。
據趙林介紹,在實時路況信息的提供上,堵車么采用了三個層面的數據來源,第一層是由第三方地圖開發商提供的實時路況信息,這種信息通常有延遲和誤差;第二層是來自交管局的數據信息,這部分的數據相比地圖商的數據更為準確;第三層則是來自用戶上傳的路況信息,由于用戶是城市交通的參與者,所以他們獲得的信息通常是最為準確和及時的。
從功能上來看,堵車么在用戶發布路況信息的環節做得相對完善,用戶可以上報五種不同狀況下的路況信息,包括交通管制、施工、事故、雨雪天氣等,并且用戶可以選擇通過語音進行操作,也可以選擇上傳圖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只能選擇上報自己所處位置的信息。
"我們希望讓用戶形成良性循環,主動上傳分享信息",趙林認為只有找到用戶的興趣點,才有可能形成規模效應。
除了采用UGC的方式獲取更為精準的路況信息外,用戶之間的互動也是趙林希望在應用中著重體現出的一點。目前在堵車么應用中,已經能夠看到開發者在用戶互動上所做的嘗試,例如信息評論。
"這也是我們跟其他應用不太一樣的地方,堵車么會將用戶之間的SNS關系作為重要方向",趙林說。
在應用的UI設計中,堵車么也有不少創新之處,例如羅盤的設計,讓用戶可以方便地標示出位置與方向,省去了輸入文字的步驟。
趙林表示,未來團隊還將保持每月更新一個版本的頻度,不斷完善產品并豐富功能。
在融資方面,堵車么團隊目前正和一些風投接觸,預計在短期內將完成首輪融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