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連續的高溫天氣讓齊魯大地進入“烤箱”模式。當人們吹著空調、喝著冷飲在室內享受清涼的時候,交通警察們正頂著烈日辛苦的疏導交通……他們用自己的忠誠堅守,測量著炎夏的溫度。近日,筆者深入魯西聊城莘縣這一片熱得發燙的地方,用筆觸和鏡頭記錄下他們的辛苦與偉大。
兒童走失迷路民警真情救助
每名民警的心里時時都繃緊著一根弦,沒有下班回家,就是上崗,隨時隨刻都做好著應對道路交通安全緊急事件的準備。一天下來,民警的衣服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身上的警服被浸濕了多少次……
2014年7月13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莘縣交警大隊朝城公安檢查站站長王成福帶領協勤郝朋、熊德勤頭頂著烈日,在工作站路口執勤時,發現一名大約四五歲的小女孩,烈陽的炙烤下獨自一人在公路邊哭泣,便上前詢問,從小女孩斷斷續續的哭泣中,了解到因家長粗心,孩子迷路走失。由于小女孩只顧哭泣,問不出其他情況,便將小女孩帶回工作站,并為小女孩拿來雪糕、飲料、火腿腸等食物進行安撫、勸導。小女孩逐漸消除了恐懼感,談吐變得清晰,經王成福耐心溝通,得知該女孩吳某某,家住朝城鎮西街村,父親叫吳某某,母親叫竇某某。隨后,王成福迅速通過工作關系,與朝城鎮西街村黨支部書記馮某某取得聯系,打聽到孩子的父母后,立即駕車把走失的孩子送回家中。
孩子的父母正在焦急萬分之時,見到孩子被送回家中,激動萬分地向民警表達了感激之情。
巡邏途中遇險情交警救助受稱贊
午休時間,由于太陽毒辣,人們的心情非常急燥,駕車出行的人們,有時連紅燈都不愿意等待,只希望能早早地趕到單位或家里,鉆進涼爽的空調房中,而公安交警們卻依然巡邏在道路一線上。
2014年7月22日上午13時許,莘縣交警大隊四中隊中隊長王慶偉、民警馮志剛等,在轄區執行巡邏執勤途中,當巡邏至轄區焦莊村鴻雁渠莊橋附近時,有一輛紅色面包車發生故障無法移動,四中隊民警立即下車查看該車輛情況,該車駕駛員趙某說車子壞了無法行駛了,由于出門急忘記帶手機,也無法報警也沒法通知家里,在太陽底下困了快一個小時了。得知這一情況后,民警立即從車中拿出拖車繩,幫助其將車拖5公路外的修理廠。到了修理廠,該車駕駛員趙某握著民警的手感動的說:“這么熱的天,謝謝交警同志,要不是你們我還不知道被困到什么呢?”
群眾的困難無小事。民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良好的公安交警形象。
無良司機肇事逃逸交警頭頂烈日偵破
中午時分,人們早已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涼爽的家中享受清涼,而公安交警們卻像一支永不停歇的時鐘,依然在道路上巡邏……二中隊中隊長劉朝生說,他們早已忘卻了酷暑,只愿做好人民群眾的平安守護神。
2014年7月27日13時許,在省道臨觀路莘縣觀城鎮遠廟村路段,一輛電動三輪車與無牌三輪汽車發生相撞,致電動三輪車駕駛人受傷,三輪汽車逃逸。接到大隊122指揮中心指令后,二中隊副中隊長王英林、民警尚昌華等四人迅速趕赴現場。根據現場情況,民警分兩組偵查,王英林帶領一組進行現場勘查,制作現場圖;尚昌華帶領二組調取附近監控、走訪周邊村莊群眾,最終確定嫌疑人為聊城市莘縣觀城鎮東馬溝村村民馬某某。中隊民警立即駕車趕到東馬溝村,在其家中發現了正在藏匿的肇事車輛,將嫌疑人馬某某控制并將車輛暫扣。經詢問,馬某某對自己肇事逃逸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事故偵破僅用了130分鐘。民警不顧酷暑,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稱贊。
炎炎夏日,烈陽如火。交通警察成了大街上、道路旁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為了維護道路的暢通、群眾的安全、城市的文明,不管酷暑驕陽,還是暴雨來襲,他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交警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馮永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