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司機吳先生近日遇到一件蹊蹺事:6月4日上午在水南路違法行駛,僅過3個小時便接到某汽配店家來電告知,“違章”已被交警拍攝取證,可通過私人關系消除記錄。店家究竟是真有“門路”,還是設套騙錢?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初步排除內部人員“泄密”可能。
交通違法店家“鎖定”
司機吳先生稱,6月4日上午11時左右,他開車由水南路通過文惠橋頭路口,徑直駛向駕鶴路。行駛路線確實違反交通標志,但很多車輛都是這樣經過,平時也沒看到流動“電子警察”,他便沒有太多留意。
下午2時左右,有人打電話給吳先生,稱他在水南路違法行駛已被拍攝,如果不想被上網扣分,可私下處理。來電者是魚峰區某汽配店面的“老板娘”,她所描述的吳先生交通違法的時間、地點,完全吻合。
因為修車關系,吳先生偶爾與該店家有接觸。“老板娘”在電話里說,中午有個“朋友”拿著一張寫滿車牌號的清單,問這些車牌號是否認識。據該“朋友”介紹,這些車輛當天都已違章,如果有老板娘的朋友,可幫忙私下解決,不用上網不挨扣分,如果罰款200元,只要交100元。
老板娘一眼就認出吳先生的車牌號,便幫忙通知。
是否有詐司機存疑
當時并沒看到交警在水南路拍攝,吳先生不禁懷疑老板娘所說的真實性。有朋友告訴吳先生,該路段確實有相關禁行規定,沒有看見交警,并不意味著沒有被流動“電子警察”拍攝。
“有人主動上門要錢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吳先生稱,由于老板娘的朋友是什么身份,對方并沒有具體告知,他甚至懷疑這會不會是一種新騙術。
6月5日上午,吳先生再次撥打店家電話。接電話的“店老板”稱,這位“朋友”很可靠,并不是騙子,不過那天的罰單現在又不能解決了。這位朋友曾幫其他司機解決過罰單問題。吳先生問:“柳北片區或其他地方的罰單能幫忙嗎?”對方說:“只有在魚峰區才能搞定。”
記者暗訪店家夸口
當日下午6時30分,記者來到吳先生所稱的“汽修店”,發現其并非專業汽車修理商家,而是一家規模不大的汽配門面。此時,“老板娘”正在店內簡易廚房忙著晚餐。
“老板娘,車子違章的話你們可以幫通報,是咩?”記者問。“老板娘”忙糾正:“只能在魚峰區啵……”“通報的這個東西準不準?”“肯定準啦,是交警隊里面的人拍的。”
記者又問:“是每次被拍到都通報,還是有時候通報?”對方顯得有些拿不準:“基本上都是他們拍的。”并稱,以前他們也不認識人,沒有這項服務,最近才開始有。
“他們拍完,直接來這里現場辦公嗎?”記者問。“老板娘”則稱,朋友會打電話來問他們,有沒有認識的車牌號碼。
交警現身
店家改口
記者隨后將此情況向交警部門反映。當晚7時許,魚峰交警大隊民警到該店面調查。面對民警,“老板娘”當著記者的面改口稱:“那是以前有過,現在我們好久沒有打電話通知車主了。”隨后又稱此事與店面無關,是她“朋友”打的電話。
那位“朋友”是誰?“老板娘”指了指店門口一名身穿黑衣的青年男子。該男子先否認自己打過類似電話,隨后又說自己“剛好看見有司機違章”,最后自稱是“開玩笑”。
經魚峰交警核查,6月4日上午,交警曾在水南路拍攝違法行駛,也有吳先生的車輛違法行駛記錄。魚峰交警大隊大隊長楊文明親自調查,并多次約談現場攝像取證的協警蘇某。蘇某表示,自己沒有泄露任何信息。
“能人”電話
切勿輕信
民警了解到,蘇某并沒有頻繁撥打該汽配店的固定電話和手機。
蘇某提到的一個細節,引起魚峰交警大隊領導關注。當天在水南路攝像取證時,一名出租車司機提前發現“電子警察”,立即停車,并在現場滯留一段時間,能清楚看到途經該路段的車輛號牌。6月6日下午,楊文明根據線索,特地請來該出租車司機了解情況。對方卻稱,自己并不知情。
魚峰公安分局大橋派出所接報后,到吳先生所指的汽配店家詢問。店家表示,他們一名姓劉的朋友,聲稱可以幫忙操作這事,并提供了劉某的手機號碼。但民警撥打時,該號碼已經停機。
交警部門表示,“電子警察”拍攝期間,旁觀者在附近通過觀察,同樣可以獲取涉嫌違法行駛的車輛牌號。由于攝像取證有嚴謹操作規范,每臺攝像機在同一時間僅能采集一條視頻證據,因此無法確保所有違法行駛車輛都被采集取證,別有用心者可能趁機實施詐騙。
交警部門提醒,“電子警察”采集數據后,都及時處理上傳,司機應通過合法渠道了解違法行駛信息,以免被人乘虛而入,受騙上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