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劃定一片區域,其內所有巡邏警車的具體位置、所屬單位、正在行駛的速度和一段時間內的軌跡,都能快速直觀地在電子地圖上呈現出來。這是記者在蘭州市公安局看到的,110指揮中心對全市范圍巡邏警車指揮調度的場景。目前,蘭州市200多輛巡邏警車全部裝上了GPS終端,并將視頻監控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有效結合起來,實現了市中心區接警后3-5分鐘處警的目標。應用實施一年來,該局處警速度已較過去提高了一倍。
警車行蹤實時定位一目了然
由于每一輛巡邏警車上都安裝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和車載攝像頭,全市所有巡邏車的行蹤就都處于指揮中心的掌控之中。大到某一片區域內巡邏車的分布情況、所屬警種和歸屬部門,細到某一車輛的行駛速度、行駛軌跡,都能在電子地圖上一目了然。在定義了車輛的巡邏范圍后,一旦車輛發生越界執勤,指揮系統就會在地圖上高亮顯示,并自動向車輛發出提醒。此外,巡邏車上的車載影像系統還與街頭視頻監控形成了互補,指揮中心可以隨時將現場視頻監控死角的畫面傳到指揮中心。此時,這些巡邏車輛就成了分布在全市的動態攝像頭,大大方便了指揮調度。
合理調度使處警提速一倍
案件接處警,是公安機關的一線工作術語。接警是指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或群眾報警,處警是指在接到指令或報警之后前去現場處置以及對報警人或當事人了解情況。在使用監控調度系統之前,指揮中心接警后,通常的做法是通知街頭巡邏車到場處警,結果往往會導致各處巡邏車一窩蜂地趕往現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警力的浪費,也延長了處警時間。現在,指揮中心通過查看案發地點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巡邏車位置,能夠快速確定距離最近的巡邏車,并綜合案情的嚴重程度,判斷處警的巡邏車數量。這樣一來,指揮中心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與調度的效率明顯提高。據一些在路面執勤的巡警反映,在使用調度系統后,他們就近處警,速度較過去提高了一倍以上。
GIS實現科學管理運籌帷幄
據了解,蘭州市公安局巡邏車監控調度系統是蘭州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統(PGIS)的一個重要應用。基于地理信息技術,指揮中心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結合現場周圍的交通、基礎設施、房屋建筑等信息,實現不同區域、不同警種之間警力的協同配合。據GIS軟件與技術服務提供商Esri公司的公安行業總監蔣濤介紹,公安業務中的大部分數據都與空間位置相關,利用這些信息空間上的相關性,就能在大量繁雜的數據中分析出規律和趨勢,比如通過某一地區各類犯罪事件累積的發生位置,可分析出犯罪高發區或犯案規律。據介紹,GIS的大數據管理、犯罪分析、空間統計等功能已經廣泛應用于公安業務中,在平安中國的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