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智慧城市的興起,智能交通行業已經成為是目前細分領域中最具前景、政策傾斜最多的行業,“科技+交通”概念為主的智能交通行業,未來將有望吸引巨量資金進入。據“統計,2008至2014年間,城市智能交通復合增長率達到20.2%。隨著國家“十二五”交通規劃的出臺,預計2014年智能交通總體市場規模將增至459.5億元。而受益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道路交通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多項政策,預計未來10年國內智能交通的資金投入將超過1700億元。
一時間,智能交通成為熱詞。不過,熱詞的背后,我們更多應該看到,車聯網創新了智能交通。為什么這樣認為,有事實為依據。
車聯網助跑智能交通發展
物聯網的應用讓人們對智能交通的期望越來越高。消費者寄望其帶來更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務,管理者則希望通過智能交通控制和減緩交通擁堵,提高執法管理效率。車聯網是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具體應用。所謂車聯網,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在這個以車代步的時代,車聯網對改善人們生活具有切實意義。車聯網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今,智能交通已在一些具體項目或領域中展示了自己的價值。在深圳、上海等一些城市,動態交通信息服務初見雛形,在終端應用上,很多地圖終端能提供實時交通信息,而GPS更進入規模普及階段,車聯網對個人行車、客運物流甚至特殊行業車輛一網打盡的時日已不遠。
車聯網深入細分市場
依據定義,車聯網產業需求應該覆蓋產業鏈所有相關領域,但目前我國車聯網產業已有的細分市場覆蓋面相對較小,也僅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車載導航
2002 年,我國車載GPS 的銷售量僅為15萬臺,到2007年己經達到46萬臺,年增長率在20 %以上。從市場潛力的角度分析,我國車載導航系統市場的潛力巨大,從裝車率看,截止2014年6 月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2846 萬輛,但車載導航儀的加載率僅為2 %左右(日本的汽車車載導航系統安裝率為59 %,歐美為25 % ),未來汽車市場對導航產品的需求勢必增加。賽迪研究數據顯示,到2015 年我國前裝市場和后裝市場都將達到120 億元。
OBD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縮寫,意為“車載自動診斷系統”。這個系統將對發動機、自動變速箱等汽車電子系統的運行狀況實時監控,一旦系統發生故障,會發出相應的故障代碼,比如汽車尾氣排放系統的三元催化器失效,導致尾氣超標,一旦發生,系統會馬上發出警示。隨著技術發展,OBD車聯網應用空間十分巨大,表現為:隨著排放法規升級,監管部門需要檢測更多的發動機及電控系統參數并定義標準化故障代碼,特別是排放相關;隨著汽車電氣化,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在汽車上應用,開發、生產下線檢測、售后維護中需要診斷的電子系統越來越多;隨著汽車電氣化,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在汽車上應用,總線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汽車電氣化速度,在汽車的零部件和整車的開發、下線檢測、售后維護等環節,都需要通過OBD對相應的汽車電子系統診斷、訪問,獲取包括診斷在內的更多的狀態信息。
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位置服務的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專注于研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品質,我們自主研發的OBD產品已經享譽國內。
不停車收費
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系統(ETC )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綜合智能交通技術集成應用示范”的研究成果,在示范工程的推動下,京津冀和長三角跨8 個省市實現了跨省市聯網不停車收費,并帶動了國內ETC 系統建設。在“十二五”期間截至2014 年6 月,全國己開通ETC 車道的省市有21 個,開通車道2 430 多條,使用車載機不停車收費用戶約150 萬個。
車載GPS監控
截止2014年10月底,中國擁有GPS 車載終端生產廠家(監控類)不超過150 家,擁有監控營運企業約2600 家。據預計,我國GPS 車載設備市場規模年增長率將達到40.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導航系統,據專家預計,該系統2015 年將形成價值1 500億到2 000億元的產業,2020年有望達到4 000億元。
結束語
車聯網,一場智能交通的嬗變。未來,智能交通的發展將向以熱點區域為主、以車為對象的管理模式轉變,車聯網通過汽車收集、處理、共享道路與車輛信息,通過人與車、車與車、車與控制中心的多重互動,實現輪子上的智能生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