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汽車在今年CES展上的亮相,相關產業鏈公司受到市場關注,啟明信息、盛路通信今日再度漲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是兩大發展趨勢。
據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12年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并且每年新車銷量約2000萬輛。分析機構易觀智庫預計,到2015年中國車聯網用戶的滲透率有望突破10%的臨界值,屆時,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傳統企業和IT廠商正在著力在這塊潛力巨大的市場布局。據悉,美國電動車制造商菲斯科陷入財務危機后,國內多家汽車公司包括吉利、東風、北汽、萬向等都表現出了收購意向并先后派出團隊前往美國考察。近日有消息稱,李澤楷旗下控股的混合動力技術控股投資公司,也正著手收購菲斯科,并考慮在美國投產菲斯科電動車產品。
2013年11月22日,美國電動車制造商菲斯科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香港富豪李澤楷所控制的投資集團以1.5億人民幣價格購得菲斯科資產。
從未涉足汽車業的商業大佬為何也千方百計收購菲斯科?有資深汽車專家表示,李澤楷真正看重的是汽車智能化與IT整合,打造新的商業帝國。如今,IT已經超越了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的范疇,軟硬件結合是IT業未來的趨勢,特別是移動服務。而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企業更加注重智能化技術。
Gartner副總裁兼首席汽車分析師ThiloKoslowski指出:“想要把汽車變成未來最具創新精神、萬能、理想的移動設備,先進的計算技術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通過讓這些技術具備無線可升級能力,汽車廠商可以改善現有的車載特性,在車輛壽命周期內提供全新的特性。”
IT大佬與汽車廠商都在進行相關的技術儲備。據美國有關專利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報告顯示,谷歌和蘋果等智能手機公司已經在美國申請了眾多與車載智能設備相關的專利,其中谷歌達到310項、蘋果公司為35項,其他智能手機公司的總和達到617項,這包括三星234項、LG161項、索尼155項、諾基亞42項和黑莓25項。
在國內,目前至少有上汽、吉利、一汽、奇瑞、長安、比亞迪、華晨等七家自主品牌企業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車聯網系統和產品。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13年底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汽車安全高峰論壇上表示,無人駕駛已經不遠,2014年沃爾沃將在中國推出一款高度智能的汽車——XC90。它基本上已具備人應對道路局面的能力。
長安汽車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黎予生此前曾對媒體表示,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是兩大發展趨勢。車聯網也就是智能汽車發展的高級階段將在2020年左右到來,屆時車車通信與安全控制、車路通信與安全控制將是汽車智能化重要的解決問題。
產業公司:
美擬強制推廣車際通訊打開智能交通增長空間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交通事故率偏高,致死率為27.3%居世界第一,遠高于美國的致死率1.3%。因此,美國推行車對車通信系統對中國有借鑒作用。而且,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包括車際通訊在內的智能交通產業,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大。
上市公司中,啟明信息研發有車聯網-D-partner平臺,“帥風”系列汽車電子控制系統。遠望谷擁有基于車聯網應用的超高頻RFID標簽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航天科技也涉足汽車電子領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