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產業鏈分析
1.1、應用廣泛,涉及行業眾多,企業積極進軍智慧交通與車聯網領域
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應用十分廣泛,包括交通管理、公用服務、遠程救援、車隊管理、通信服務、汽車安防、影音娛樂、導航/定位服務等。隨著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概念在國內外的不斷升溫,國內各相關企業如通信運營商、汽車廠商、汽車電子廠商、音頻視頻監控設備生產商、系統集成與軟件服務商、導航/定位服務商、數據內容提供商等等紛紛加大對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相關的技術研發,準備爭搶智慧交通與車聯網大蛋糕。
1.2、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平臺是產業鏈的核心,是市場最激烈的角力點
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產業鏈比較長,而且復雜。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感知設備/技術提供商、電子地圖提供商、導航定位服務提供商、移動通信運營商、固話運營商、衛星運營商、其他內容提供商、其他服務提供商、應用平臺運營商、整車廠商、車載終端提供商、用戶等。其中用戶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最末端,各種應用平臺運營商(包括智能交通系統、車載信息服務運營平臺等)則位于核心位臵。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所涉及行業包括硬件設備行業、軟件行業、汽車行業、電子制造行業、地圖行業、通信行業及服務等,覆蓋了傳統電子產品、軟件、信息服務等行業的整條產業鏈,且各行業間相互銜接,使產業鏈顯得相對復雜。作為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智慧交通與車聯網也遵循物聯網架構,包括底層的感知層、中間的傳輸層和上層的應用層。參照這個架構,我們將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產業鏈和所涉及行業進行簡化,結果如下圖所示。
設備提供商是產業鏈的基礎。設備提供商為整個智能系統與車聯網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最底層的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是"智慧"的"神經末稍"。與我國現階段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階段相適應,目前的設備提供商集中在音/視頻監控領域。而在道路感知、車體感知等汽車電子、傳感器領域,國內廠家還遠落后于國外生產商。
內容提供商是產業鏈的支撐。內容提供商主要為服務提供商、智能交通系統、車聯網應用平臺提供文本、圖像、音頻、視頻或多媒體信息。由于我國的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尚處于導入階段,目前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還比較簡單,相應內容需求也比較初級,主要是電子地圖等。隨著產業的發展,提供的內容將更加豐富,相關公司也將會得到發展機會。
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平臺是產業鏈的核心,服務提供商是應用平臺的基石。服務提供商為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平臺提供各種應用服務,是用戶和內容服務商進行信息傳遞的重要途徑。目前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以導航定位服務、電子收費服務等基本應用為主,未來將會向提供附加值更高的服務方向發展。而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平臺向下承接設備、內容、服務提供商,向上承接政府部門、車隊管理者、個人等用戶,是整條產業鏈的核心,因此也成為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角力點。目前國內三家移動運營商、大型整車生產企業、眾多第三方車聯網應用平臺服務商紛紛進入該領域,但競爭形勢尚未明朗,有待進一步研究。
1.3、我國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目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爆發式增長可期
各個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經濟發展水平,科技實力,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層次都不盡相同,因此各國在智慧交通與車聯網領域的發展軌跡也大相徑庭。
在這一領域,美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其是北美地區,在進入新世紀后發展非常迅速。而我國的智慧交通與車聯網起步較晚,近年來研發與應用均開始加速。根據我國的特殊國情和現有的經濟、科技實力,我國的智慧交通與車聯網行業有望走出一條與其他國家不同的道路。目前我國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剛剛進入導入期,表現為物聯網技術開始在智能交通領域應用,整車廠商開始加載車載信息終端,高速公路、城市交通中感知設備的應用開始普及,交通信息化進一步深入,一些基本的車載信息服務如導航、定位、娛樂等功能開始應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產業鏈各方的積極參與和資金投入下,我們預計在2015年左右,市場將進入發展期。這一期間市場各參與方經過多年實踐與協調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干預下,設備標準、服務標準、網絡接入標準等開始統一,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應用開始爆發式增長;預計在2020年左右,市場將進入成熟期。發展至這一階段,車聯網將與城市主網互聯互通,智慧城市內部開始融合,向高水平的智慧城市發展。
2.政府投入加碼,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市場發展迅速,前景廣闊
2.1、國外智能交通系統應用成熟,市場穩步增長
國外智能交通系統研發比國內起步早,應用也比國內廣泛和成熟。智能交通系統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末,隨著科技應用領域的拓寬,西方國家開始研究運用計算機、通訊、信息及控制技術來改善交通狀況。80年代中葉以來,隨著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的不斷革新,這種研究得到飛速的發展。進入90年代以后,美國、歐洲、日本以及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開發給予了更高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美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歷程中,其政府主導部門一直都占據著主導地位,不僅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進行統計規劃,而且在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及人才培養和教育培訓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政府也緊密協調企業、學校以及研究所,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使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能夠協調、有序。美國的智能交通系統規劃是從1995年起首次正式發布了"國家智能交通運輸項目規劃",規劃中明確規定美國智能交通系統主要由以下七類基本系統(大系統)、29個用戶服務功能(子系統)構成。
來自《ITSAmerica》的研究報告表明,2009年美國智能交通系統市場總市場規模超千億美元。美國智能交通系統市場主要包括零部件、系統建設和終端產品和服務三部分組成。其中零部件生產2009年市場規模170.3億美元,占比約15%;系統建設包括通信系統服務、系統集成、建筑設計、工程、規劃和咨詢服務等內容,2009年市場規模為469.2億美元,占比約42%;終端產品和服務部分包括專用車輛、計算機系統設計、廣播電視及無線通信設備、計算機、電話設備、道路橋梁建設、計算機輔助設備、和存儲設備等,2009年市場規模約478.9億美元,占比約43%,其中產品261億美元,服務219億美元。三項加總2009年全行業市場總規模約1118.4億美元。
北美智能交通系統終端產品和服務市場的收入規模在2009年達到520億美元,較2008年有所下降。其中美國市場收入480億美元,北美其他地區(加拿大和墨西哥)收入為40億美元。報告對智能交通市場的未來持樂觀態度,預計在2015年,美國和北美其他地區的智能交通系統終端產品和服務市場的收入將分別達到670億、60億美元。
2.2、政府投資是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蓬勃發展的源動力
1)、以財政收入為支撐,交通運輸業投資額持續高增長。
我國于2000年開始了智能交通系統框架的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