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汽車銷售總量和私人購車數量逐年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并成為生活必須品,有專家估計,未來幾年內汽車的增長速度將會有更大幅上升趨勢。作為汽車電子產品GPS系統,它巨大的市場潛力和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讓各大家電業巨頭看到了商機,紛紛將目光轉向了汽車行業。
盡管導航業目前面臨著種種問題,但是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無論是汽車銷售量絕對值還是增長速度,中國均遙遙領先。因此,中國的車載導航市場未來一定會蓬勃發展。但是,關鍵是發展路在何方?下面筆者為大家分析導航未來的幾大發展趨勢。
百科對一鍵導航的描述是,"接通人工坐席,語音下發想要去的目的,確認目的地無誤,把目的地地址碼發到用戶終端,自動生成導航路線。"此功能于08年就有便攜導航工廠實現,基于GPRS技術,將地址碼發送到客戶導航儀上。
不難看出一鍵導航要通過人工坐席溝通,往往存在一些溝通上的不一致,雖然解決了手工輸入查詢地址,但是溝通時間長,而且坐席人工成本比較高。為了維持呼叫中心的運營費用,每用戶月收費百元以上。
為了實現差異化,一些導航工廠在本機內部加入語音識別軟件模塊,通過聲控命令,實現無需看車機屏幕,來操控車機。但是這種技術有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后臺數據庫系統,語音分析能力可能往往只識別固定的十幾個命令。而且,聲控導航對口音、環境背景音都有要求。不過,如果通過車聯網后,語音識別由后臺云計算機完成,就會大大提高命令識別率。
車聯網是指導航儀通過3G上網設備,或WIFI互聯,改變汽車單機狀態,從而獲得信息,通訊在線。目前3G無線通訊的資費是制約發展瓶頸:目前車聯網的服務載體必須通過運營后臺,存在的問題是:第一,目前運營后臺提供服務,不具剛性需求;第二,中國用戶不習慣收費,當服務要花錢時,用戶寧肯不用;第三,目前后臺的項目,體驗性非常差。
手機同步應用
手機同步(MirrorLink)是指,手機與導航車機通過軟件,實現無線同步,實現手機與車機的鏡像控制。手機同步的出發點是弱化導航車機的功能,放大手機的統治力。目標是,第一,減少車機的返修拆車;第二,共享手機的流量資費。但是這樣做恰恰是削足適履,將抹殺導航車機的車載個性。目前導航車機,由于受制于WINCE系統的落后,在車聯網的表現力差,已明顯顯露不足。
車載導航向高端發展
其實在導航市場,除了便攜式導航之外,還有更專業的車載導航。如果再細分一下,車載導航可分為前裝導航和后裝導航,前者一般就是指原廠導航,而后者就是消費者自主到4S店或汽車精品店等選擇安裝的車載導航。
與便攜式導航相比,車載導航擁有前者與手機導航軟件都無法比擬的優勢。“現在的車載導航其實并不只是單一的導航功能,甚至可以說導航只是其中一個功能。”廣汽本田4S店的一位售后服務工作人員林先生告訴筆者,使用手機導航軟件或者到京東、淘寶買的導航,其實在導航市場中只是屬于中低端產品,百度、高德導航的免費,并談不上對整個導航市場造成沖擊。
據了解,從以前比較單一的導航功能再加上影音、收音機等功能的第一代車載導航相比,如今的車載導航已經開始向多功能、高端化的方向發展。如無線藍牙傳輸、SD卡、車載DVD、語音控制等,都已經是十分普及的功能。在9月廣州舉辦的第九屆國際汽車后市場品牌展上,各大汽車導航廠商都已經把車載導航向智能、車聯網的方向發展。在不斷增加像無碟大容量儲存、大分辨率、多點觸摸這些潮流功能之外,向互聯網上靠,已經成了各大品牌的共同趨勢。
車載導航觸摸屏受寵
對于車載GPS導航儀來說,觸控使用已經成為一種標配,不過受到駕駛環境以及室外強光、高溫的影響,電阻或電容式車載導航儀的觸摸屏的觸控靈敏度時常受到干擾。那么未來車載導航觸摸屏技術發展趨勢如何呢?答曰:車載紅外觸摸顯示屏產品,這種產品采用了尖端紅外線技術,帶來了觸控新感受,引起媒體業界及消費者熱烈關注。
有觀點提出紅外線技術是車載導航觸摸屏產品的主流發展趨勢,筆者不禁思考,這主流之日將會在何時?觸摸屏技術發展至今廣泛應用于市場的主要有電阻技術觸摸屏、電容技術觸摸屏、紅外線技術觸摸屏。電阻屏用久了會產生漂移,校正起來也十分費力,而當手沒有靜電時,電容屏是無法操控的。但這些現象紅外屏都毫無壓力。
首先紅外觸摸屏透光率高:與安裝了電容和電阻式觸摸屏的顯示器相比畫面色彩度更飽滿、對比度好,用戶視覺舒適度提高;其次,紅外觸控屏不需要觸控壓力,戴上手套也可操作自如。多點觸控最多可達10個點,無論你用什么物體都可以進行觸控。白天在日光下的可視度很高,功耗低,價位適中,相較于電容屏、電阻屏性價比很高。第三,工作及存儲溫度滿足車載的各種嚴酷工況,極寒極熱地區,均能讓用戶操控行云流水,畫隨心動;而且反應高速精準,現場體驗確實如此,感覺流暢迅速,較之電阻屏和電容屏有完勝的架勢。第四點,紅外觸摸屏防垢防水。污垢小于0.6mm工作正常,即使在這個紅外屏表面灑上水,只要簡單擦拭一下,即可正常工作,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綜上來看,紅外屏的性價比很高,各項功能都十分出彩,成為未來主流產品是必然,只是時間上尚不能篤定多久之后產品才會成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