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周圍1公里內空駛的出租車一目了然;輸入愿意支付的小費數額,立馬有司機來接你……多款手機打車App(應用軟件)搶灘登陸京滬廣深。6月1日起,北京市還將實施《出租汽車電召服務管理試行辦法》。網友們的“電召”心得、攻略在網上日益風靡,手機召車儼然成了一種生活時尚。
打車軟件讓溝通更暢通
“乘客抱怨‘打車難’,但我們每天都在加班。”漁陽出租汽車公司的陳清師傅以前常感到忿然:“前4個小時為公司打工,后4個小時為加油站打工,加班跑的才是自個兒的。”但自從最近他手機上裝了打車軟件后,這種抱怨少了些。“平均每天能接到四五單約車信息,最多時候有八九單,上個月多賺了1000多塊錢。”
手機打車,也稱為手機召車,是指利用智能手機內安裝的應用軟件,發出電召出租車的請求。乘客打開應用軟件,可以查看附近空車,發出召車請求。司機手機語音播報附近乘客的召車請求,司機可以選擇接受或者拒絕。
北京市從2000年開始建設“電話召車中心”,主要有96106和96103兩個號臺,現在已到瓶頸。“完成一次電召要來回溝通三四次,平均耗時10多分鐘,遇到路癡或口音重的乘客,溝通成本更高。”北京96106管理中心周超宣總經理說。相比傳統電召平臺,打車軟件砍掉了中間人環節,讓乘客和司機直接溝通,使用更方便,正成為都市年輕人青睞的召車方式。
網友“傾聽葉子”興奮地在微博上感嘆:“第一次嘗試手機約車真不錯。可以在地圖上選目的地,也可以打字輸入或像微信一樣語音留言。師傅搶到單會短信提示我車牌和師傅手機號,隨后司機會打電話來確認。提前10分鐘短信告訴我馬上到,出門就看到車等著,不用在馬路邊攔車了。”
裝了打車軟件后,出租車的空駛率有所下降。打車軟件還避免了一部分交接班時候拒載情況的發生。“司機能提前預知乘客去往的地點,從而判斷出這是否符合自己交班或者回家行進的方向,避免了拒載情況的發生,做到了兩端信息的對稱。”北京智易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清說。
有時也兩頭不討好
傳統叫車方法規定的調度費是3元,但打車應用軟件普遍存在加價叫車的功能模塊,在難打路段或高峰時期,加價甚至超過了車費。如此,原本方便司乘雙方的打車應用軟件,可能演變為“富人優先”的競價叫車工具。
網友“丁小丁杰靜”就發微博說:“今早坐在車上,聽師傅的打車軟件此起彼伏:距您一公里,加價20……距您兩公里,加價10……去首都機場……真是心驚膽戰,怕一堵車師傅直接把我扔出去嘍!”
網友擔心,如果不對打車軟件加以規范的話,恐怕“打車難”的問題還沒解決,又生出“打車貴”來。
還有的打車軟件不對出租車司機身份加以審核,只要注冊的司機都可以使用,召到的車甚至是黑車,這會給市場造成混亂。
整合平臺效率更高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頒布《關于加強出租汽車管理提高運營服務水平的意見》,推廣電召服務模式,還將專門出臺叫車軟件標準。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提前4個小時預約叫車的成功率,今年預計能達到99%。
北京市還鼓勵手機應用軟件服務商與現有的電召中心合作推出手機打車軟件。北京最大的出租車公司金銀建公司,已經將其獨立運營的96103電召中心升級,自主開發了打車軟件“移建叫車”,目前覆蓋1.1萬輛出租車。運營新月、首汽、北汽等6家出租汽車調度中心的96106與智易達公司合作推出的“易達打車”也已經啟用,覆蓋了北京約3萬輛出租車。這些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叫車費”將按照政府規定的3元執行。
北京市交通委也正在醞釀成立統一的智能叫車服務平臺,推出統一的打車服務軟件和電召服務車隊。據透露,統一的電話召車平臺預計6月投入使用。
業內專家估計,如果北京實現平臺的統一優化,出租車空駛率將從目前的40%降低一半,相當于多投入1.3萬輛出租車;而如果以私家車每日行駛里程為出租車十分之一換算的話,等于全市少開了13萬輛私家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