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三方機構的檢測結果,4月22號上海市交港局對于安裝頭枕顯示屏的出租車企業提出整改要求,但其中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追問。
上海曾發生過兩起乘客撞擊出租車頭枕廣告屏的事故,涉事屏幕都屬觸動傳媒,但為何拆除的全是艾視廣告安裝的2000余個顯示屏?
答:去年10月那起事故責任被認定在出租車企業和司機方面;今年3月12日的事故中,當事人受傷原因還有待交警部門的調查結論。
此次上海市交港局委托機動車檢測中心檢測的結果顯示,觸動傳媒的產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而艾視的產品卻并不合格。
如果艾視的顯示屏安全不達標,為什么不要求當即終止合同,而是要求整改;如果觸動的顯示屏能通過安全評估,為什么等合約結束后仍要全部拆除?
答:安全不達標的產品不允許繼續使用,如果經過技術改進可以達到安全標準的,可以重新安裝。廣告屏不再續約是考慮到公眾輿論存在爭議,一部分觀點認為車載視頻沒有作用,但也有一部分觀點認為其中的公益廣告等有一定的社會作用。而長遠來講是否會繼續允許車載視頻產品存在,還要待管理部門制定出租汽車車載頭枕顯示屏備案管理制度時探索研究。
在廣告屏的合同期內,出租車年限到期要更換新車,為何一定還要出臺一個整車出廠的標準,還要在新車上裝顯示屏,而不是直接取消?
答:因為觸動傳媒、艾視與出租車企業的合同還沒有到期。觸動傳媒、艾視與出租車公司的合同截止日期是同一個時間,距離現在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艾視退出后,出租車觸屏市場只剩下觸動傳媒,會否帶來壟斷?
答:艾視并不算退出市場,只要能夠提供合格的顯示屏產品,可以重新安裝。
上海高架限速是80km/h,事故報告顯示事發時出租車速77km/h,但此次頭枕安全檢測實驗速度卻模擬50km/h,依據是什么?
答:上海市機動車檢測中心工作人員解釋,此次實驗檢測是依據國標GB11552-2009《乘用車內部凸出物》作為標準參照,該國標是與國際檢測標準一致,如歐洲ECE認證,GT2標準等,檢測車內凸出物的撞擊速度實驗,均依據時速50km/h整車碰撞而定。若提高檢測速度,則沒有可參照的標準來認定被檢測產品是否合格。
3月12日發生的交通事故調查有何進展?
答:目前,交警部門對于上月事故的原因、詳情以及責任認定還未有定論。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